双林寺歌

道旁佛宫谁者筑,珠楼宝殿横山麓。

僧徒指点为予说,此寺方成主人逐。

忆昨十载气薰天,吐纳日月挥云烟。

外廷稍引三公势,内禁亲操六玺权。

出入钩陈留筦钥,笑谈甲观走金蝉。

建寺平侵贵主第,施僧直请大官钱。

输来多宝堆成塔,辇尽黄金布作田。

法宫梵宇何连曼,胜地名区看不断。

墓上林园学九陵,祠前楼阁成双观。

落成牛酒国亲供,建醮香花天女献。

吁嗟此寺独渺小,赤刀已欲盈千万。

我皇神威符世祖,距脱大奸俯地取。

郭家金穴入水衡,邓氏铜山归少府。

庐儿解玉乞街衢,宅妇怀簪随卒虏。

惟馀此寺在郊原,虹梁绮搆谁为主。

蛛网空悬梵铎风,青苔自锁玱琅雨。

盛衰转盼那不有,几年翻覆看如许。

君不见江陵城头土三尺,若敖馁鬼不来食。

一代贤豪此谓何,尔全首领恩亦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于慎行的《双林寺歌》描绘了一座宏伟壮观的佛寺,位于山脚,拥有珠楼宝殿,由权势显赫的人物所建。诗人回忆了十年前寺庙兴盛时期,寺主人曾显赫一时,与朝廷官员交往密切,甚至影响到了国家权力结构。寺内财富丰厚,用金银财宝建造塔和田地,规模宏大,名胜之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寺庙的荣华不再,如今只剩下破败景象,蛛网风铃,青苔满地,令人感叹世事无常。诗人以江陵城头的荒凉为例,暗示双林寺的衰败,昔日的权贵如今也无所依凭,对比之下,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盛衰的深沉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揭示了权势的短暂和佛教寺庙永恒的主题。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雪后登楼看山歌

昨朝飞雪满大荒,登楼四顾天茫茫。

今朝登楼禁不得,吾与青山头并白。

筠床呼酒皛宇开,瑶华积作中天台。

对山遥劝一杯酒,平生与君为素友。

君今头白青有时,奈何吾鬓真成丝。

形式: 古风

雨中舟行

天阔雨冥冥,孤帆过驿亭。

云吞江树白,雾失晓峰青。

岸鸟迎船湿,河鱼出网腥。

生涯多少恨,无处异飘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题画

黯淡秋湖色,涵虚望渺然。

断桥横落日,远水出寒烟。

雁向平沙落,鸥依折苇眠。

吾家住湖上,閒杀采菱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应制题画四首(其一)雪景

轻绡寒色动,不是月华开。

鸟道千岩迥,江光一径回。

虚无分玉树,彷佛想瑶台。

未拟歌黄竹,阳春遍九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