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琅琊王依古诗

少年好驰侠,旅宦游关源。

既践终古迹,聊讯兴亡言。

隆周为薮泽,皇汉成山樊。

久没离宫地,安识寿陵园。

仲秋边风起,孤蓬卷霜根。

白日无精景,黄沙千里昏。

显轨莫殊辙,幽途岂异魂。

圣贤良已矣,抱命复何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王僧达所作的《和琅琊王依古诗》。诗中描绘了少年驰骋侠义、旅居官宦生涯,最终涉足历史遗迹,探讨兴亡之道的情境。诗人以历史为镜,回顾往昔,从周朝到汉朝,从离宫到寿陵园,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

诗的开头两句“少年好驰侠,旅宦游关源”,描绘了一位年轻侠士的豪情壮志,他不仅热爱冒险,更在旅途中寻求官宦生涯的意义。接着,“既践终古迹,聊讯兴亡言”则表达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探访,以及对过往兴衰的思考。

随后,诗人通过“隆周为薮泽,皇汉成山樊”两句,将周朝比作广阔的沼泽,汉朝则成为高耸的樊篱,形象地展示了两个朝代的不同风貌。紧接着,“久没离宫地,安识寿陵园”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离宫已成废墟,寿陵园也难寻踪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的“仲秋边风起,孤蓬卷霜根”描绘了秋季边疆的景象,孤蓬随风飘荡,霜根被卷起,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孤独的氛围。而“白日无精景,黄沙千里昏”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白日失去了光彩,黄沙弥漫,一片昏暗,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最后,“显轨莫殊辙,幽途岂异魂”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无论显赫还是平凡,其本质并无二致。而“圣贤良已矣,抱命复何怨”则是对圣贤的哀叹,认为他们虽伟大,但面对命运的束缚,又何尝不感到无奈与怨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自然观和人生观,表达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

王僧达(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弘子。临川王刘义庆婿。早慧,宋文帝以为太子舍人。性好游猎,历宣城,吴郡太守。孝武帝大明中,以归顺功,封宁陵县五等侯,累迁中书令。自负才地,以不得宰相为恨。曾辱宠臣颜师伯及路太后侄孙。帝遂因高阇谋乱事陷之,下狱赐死

  • 籍贯:南朝宋琅邪临沂
  • 生卒年:423—458

相关古诗词

七夕月下诗

远山敛氛寝,广庭扬月波。

气往风集隙,秋还露泫柯。

节期既已孱,中宵振绮罗。

来欢讵终夕,收泪泣分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

缃叶未开芷,红葩已发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皇后庙登歌

载我圣文,奄有四海。外刑家邦,内贻女则。

形式: 四言诗

七庙迎神辞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乐维和,展礼有容。

六舞肃列,九变成终。神之来思,享兹洁衷。

灵之往矣,绥我家邦。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