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亭寿诗

吾闻栋明堂者邓林木,山樗不入匠石目。

樗诚可弃未若栲,樗在巘兮栲在麓。

侯官少府不屑住,身大如丘嫌矮屋。

摆除敝屣归去来,架栲为亭不费筑。

东边瓮牖惯吞月,照见鞠躬进汤粥。

哦松那如负米甘,嗤彼空吟莪蓼蓼。

眼前万物尽刍狗,凿混沌死北帝倏。

高骑日月游六合,无何有乡暮即宿。

叫文襄公公在天,至今国活犹食肉。

封丘厅事仅旋马,光禄之官非太祝。

英公门户郑公笏,田园鬻尽笏不鬻。

公孙可寿一百年,公在吾为公作仆。

馆甥归去当登堂,要我作诗诗在轴。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此诗《栲亭寿诗》由明代诗人罗玘所作,通过描述一株被弃置的山樗最终成为建造栲亭的材料,隐喻人生境遇的起伏与转变。诗中以“山樗”自比,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首句“吾闻栋明堂者邓林木,山樗不入匠石目。”以“邓林木”象征栋梁之材,而“山樗”则比喻自己,暗示了从默默无闻到被人赏识的过程。接下来“樗诚可弃未若栲,樗在巘兮栲在麓。”两句,通过对比“山樗”与“栲”的价值,表达了即使身处低谷,也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等待时机的到来。

“侯官少府不屑住,身大如丘嫌矮屋。”描绘了主人公因身材高大而不愿居住在狭小的房屋中,暗含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与渴望改变的愿望。“摆除敝屣归去来,架栲为亭不费筑。”则展现了主人公摆脱束缚,回归自然,利用栲木建造亭子的自由与满足。

“东边瓮牖惯吞月,照见鞠躬进汤粥。”描述了亭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月光照耀下的场景,以及主人亲自下厨的情景,体现了生活中的温馨与和谐。“哦松那如负米甘,嗤彼空吟莪蓼蓼。”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空有才华却不得志的人,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眼前万物尽刍狗,凿混沌死北帝倏。”这两句运用寓言手法,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高骑日月游六合,无何有乡暮即宿。”则描绘了主人公追求自由、畅游天地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理想栖息地的向往。

“叫文襄公公在天,至今国活犹食肉。”借历史人物文襄公的故事,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封丘厅事仅旋马,光禄之官非太祝。”通过对比不同职位的大小,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身份地位的淡然态度。

“英公门户郑公笏,田园鬻尽笏不鬻。”这两句通过英公和郑公的例子,强调了家族荣誉与个人节操的重要性,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愿出卖自己的尊严。“公孙可寿一百年,公在吾为公作仆。”表达了对长寿与尊贵的向往,以及愿意为尊长服务的决心。

最后,“馆甥归去当登堂,要我作诗诗在轴。”则是对甥侄的邀请,希望他们归来时能在家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其创作诗歌的心意。

整首诗以“栲亭”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从低谷到高峰的人生历程,以及对自由、尊严、友情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具有深刻的寓意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40)

罗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希贤提两浙学二首(其二)

柳边旋旋出行厨,酒尽依依忍别吾。

散地独君能鹊起,外台从此带龙图。

位尊安定先生上,名任四海狂客呼。

肯为东南放风采,定剜天目塞西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题钟馗四首(其一)

前有枕,前有枕,乃是石,可寝巾簪。一任?■,何如少饮。

形式: 古风

题钟馗四首(其二)

桥有窍,桥有窍,驴不过,?要推尻。

曳耳多时,到得鬼笑。

形式: 古风

题钟馗四首(其三)

鬼作仆,鬼作仆,肩头上,琴剑书簏。

问主人何处,乘牛入空谷。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