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所作的《送陈推官之信州》。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陈推官即将前往信州任职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其官职与品德的赞誉。
首联“三朝两世掌丝纶,异代仍瞻玉树新”赞颂了陈推官在政坛上的地位与影响,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他的形象都如同玉树一般,令人敬仰。这里“丝纶”借指朝廷的诏令或政策,“玉树”则比喻陈推官的高尚品格和杰出才能。
颔联“尚喜传家馀宦谱,又闻议狱用儒臣”表达了对陈推官家族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高度肯定。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光荣传统,还以儒家的道德标准处理政务,体现了其深厚的学识与高尚的人格。
颈联“中年离别情何限,南渡风流迹未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陈推官的风采依然如故,他的风流韵事并未随时间而消逝。
尾联“遥想郡斋多暇日,肯怜州县正劳人”寄托了诗人对陈推官在新任地的生活与工作的美好祝愿。想象中的信州郡斋,虽有闲暇时光,但陈推官定会关心那些正忙于政务的州县官员,展现出其心系百姓、勤勉为公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陈推官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事业的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与高尚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