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曾宪长瑞鹤诗三首(其三)

白凫朱雁品皆空,除却鸾凰是此虫。

会际风云心自逸,掺持霜雪思谁同。

哺雏不饱腥膻味,引领常怀海峤风。

清唳夜中堪起舞,碧天明月转高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鸟类生态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鸭、朱雁、鸾凤、霜雪等自然元素的和谐共存,以及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和情感世界。

首先,诗人以“白凫朱雁品皆空”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白鸭与朱雁置于同一画面之中,却强调了它们在品质上的差异,暗示着不同种类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接着,“除却鸾凰是此虫”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对比,明确指出除了鸾凤之外,其他鸟类都只是平凡的存在,突出了鸾凤在诗人眼中的独特地位。

接下来,“会际风云心自逸,掺持霜雪思谁同”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鸟类以情感和思考的能力。白鸭和朱雁在风云变幻中自由自在,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而鸾凤则在霜雪覆盖的季节里,独自思考,寻找着心灵的伴侣。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深邃的哲理意味。

“哺雏不饱腥膻味,引领常怀海峤风”则通过描述鸾凤对子女的关爱和对远方的向往,进一步展现了鸟类作为父母的责任感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鸾凤虽然在食物上可能不如其他鸟类那样丰富,但它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这种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的满足。

最后,“清唳夜中堪起舞,碧天明月转高桐”两句,以鸾凤在夜晚清脆的鸣叫声为线索,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境界。鸾凤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是在邀请人们一同起舞,而碧蓝的天空下,明月高悬,桐树摇曳,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不同鸟类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43)

符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城南新堂燕集饯送江明府先生

西风江渚罢鸣琴,报政难留去客心。

乡士何困逢盛饯,宰君其敢望重临。

□堂尊俎明秋月,嘉会衣冠侈上林。

为向南云早鸿道,春明还许嗣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章均秀令堂孺人节寿诗

青袍此日拜生辰,且喜城南第宅新。

慈竹万竿输节操,江梅一树倍精神。

表门自荷君恩重,移禄谁兼子职亲。

但愿年年有今日,不妨兰茁肃宾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节妇荣奖诗

矢死共姜不二天,布裳今巳映华颠。

候虫彻夜悲寒抒,黄鹄凌秋衋断弦。

风轨载扬颓俗振,德门重启后昆贤。

乘时好著家人传,付入清朝太史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冬官张二兄寄示和麦三府棘院之作和答二首(其一)

东轩诗思渺天涯,滕阁开尊兴转赊。

骥足久淹江右省,文星还避府东衙。

山城备足民安枕,棘院功成桂吐花。

佳句盛传张水部,辉联珠璧贲山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