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陵篇

忆昔汉文帝,行游霸上园。

遥指新礼道,回瞻渭水原。

倚歌未终曲,慷慨启长叹。

椁发北山石,纻絮斮其间。

左右相嚱嘘,啬夫前致言。

请观秦皇帝,壮哉营郦山。

白日避层阙,银流涸重渊。

玄台玉衡建,幽戺青藜悬。

六宫既同尽,千夫亦何冤。

金汤万年固,陵谷须臾迁。

愚民谅何知,厚葬乃其愆。

片言感宸极,纳谏如转圜。

高陵不夷堑,卑渠泻通泉。

聊供陶冶器,无改山泽观。

当年景遗诏,后世称高贤。

巍巍霸陵庙,迢迢至今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霸陵篇》由明代诗人屠应埈所作,通过对汉文帝陵寝——霸陵的描绘与历史反思,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帝王治国之道的思考。

诗开篇即以“忆昔汉文帝,行游霸上园”引入,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中,追忆汉文帝的行迹。接着,“遥指新礼道,回瞻渭水原”,描绘了霸陵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色,以及文帝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凝望。随后,“倚歌未终曲,慷慨启长叹”,通过文帝的歌声与叹息,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椁发北山石,纻絮斮其间”,描述了霸陵的建造过程,石椁的开凿与内部填充物的使用,体现了古代丧葬文化的独特之处。接下来,“左右相嚱嘘,啬夫前致言”,通过旁人的反应和官员的陈述,进一步揭示了文帝身后之事的复杂性。

“请观秦皇帝,壮哉营郦山”,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汉文帝与秦始皇进行了对比,强调了两者的不同治国理念。通过“白日避层阙,银流涸重渊”的描绘,展现了秦始皇陵的宏大与奢华,而“玄台玉衡建,幽戺青藜悬”则描绘了霸陵的庄严肃穆与简朴。

“六宫既同尽,千夫亦何冤”,表达了对帝王身后之人的同情,以及对奢华丧葬的批判。“金汤万年固,陵谷须臾迁”,则反映了自然与时间的力量,以及人类文明的脆弱与短暂。

“愚民谅何知,厚葬乃其愆”,诗人在此反思了厚葬之风,认为这并非明智之举。“片言感宸极,纳谏如转圜”,强调了君主听取谏言的重要性。“高陵不夷堑,卑渠泻通泉”,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最后,“当年景遗诏,后世称高贤”,回顾了汉文帝的遗诏,以及他被后人尊称为贤君的事实。“巍巍霸陵庙,迢迢至今安”,以霸陵庙的长久存在,象征着文帝精神的永恒流传。

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治国之道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2)

屠应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吴山人扩

山人出山何所适,来作长安五侯客。

摛藻朝飞北海云,磨崖夜泣南山石。

长安二月花含烟,意气翩翩侠少年。

千场博戏章台下,百发乌号细柳前。

山人敝衣衣后穿,拾谒欲向何人怜。

投珠委玉盈尺笺,饥来不售囊中钱。

短歌为君君自慰,且拂琅玕谢时贵。

王生解袜只自嗤,世间那有张廷尉。

形式: 古风

至日憩东平饮赵二元实舍席上赠长句

四明才人赵元实,绝壁寒松倚萧瑟。

逸兴飞翻东海云,赤心直指扶桑日。

前年天子罢郊雍,金书煌煌命上公。

秉圭植璧对上帝,奉璋钖胙俱宗工。

谏臣如麻但僵卧,君独抗言陈不可。

批龙巳荷明主慈,履虎真逢贵人怒。

去年过饮倪生家,夜深酒半人争哗。

仰天白眼骂流辈,嚼杯膝席陵豪华。

人言赵郎太孤立,委心置人人不识。

徒手欲裂丞相麻,直腰不共将军揖。

坐令谈笑生戈矛,白玉被点黄金投。

鹪鹩一枝聊自适,骐骥当途遂晚收。

我来山郭逢长至,晤语相欢故人意。

墨绶犹存粉署香,镐宴曾沾赤墀赐。

自从天上听箫韶,归向人间厌歌吹。

即今束缚如拘囚,青山对面不得游。

尊酒岂能容傲吏,冠带时催见督邮。

尊前起舞歌向君,人生得失如车轮。

君不见甘罗孺儿能贵秦,买臣四十行负薪。

又不见田郎一言取相印,冯唐十年官不进。

我今巳与沧溟期,君才不久蓬蒿居。

盛世岂应无狗监,是谁能荐马相如。

形式: 古风

送同年谢子儒致仕归蜀

子真栖谷口,潘岳赋閒居。

长揖辞明主,为农返故庐。

雪消巴岭出,天入锦江虚。

莫待杨雄老,潜夫早著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闻南太庙灾

金陵自昔建皇舆,太室中天列祖居。

闻道振雷三伏后,遂令煨烬百年馀。

朱旂宝钺空人世,玉册金轮返太虚。

帝遣祲祥忧圣主,诸臣应有谏肜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