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远征

采蘩浴春蚕,夫婿今远离。

贫无金钗别,愁有玉箸垂。

朝同火伴去,莫独衾裯随。

百夫十夫长,千里万里期。

去期日已远,征郎不顾返。

生理日就贫,岁年亦云晚。

虽有乳下男,不能充夫丁。

昨日府帖下,籍已书其名。

官军独备北,颇恤东西民。

勿言征钱轻,抽徵将到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采集蘩草沐浴春蚕,丈夫如今远在他乡。
贫穷没有金银首饰送别,只有愁容中挂着泪珠。
早晨与火伴一同出发,不要让孤衾陪伴他。
无论百夫长还是十夫长,都期待着千里迢迢的归期。
离别的日子已遥远,征夫却毫不回头。
生活日渐贫困,岁月也已晚矣。
虽然有还在哺乳的儿子,却无法填补壮丁的空缺。
昨日官府文书下达,他的名字已被登记。
官军只准备向北方征税,对东西方百姓稍有体恤。
别说征税轻,征收的命令即将降临每个人。

注释

蘩:一种水草,古人用于祭祀。
春蚕:春天开始结茧的蚕。
贫:贫穷。
金钗:古代女子的首饰。
玉箸:玉制筷子,这里指眼泪。
火伴:古代军队中的同伴。
衾裯:被子和床单。
籍:户籍记录。
官军:朝廷或官方的军队。
征钱:征税。
抽徵:强制征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妇女在丈夫远征时的孤独与忧虑。开篇"采蘩浴春蚕,夫婿今远离",通过春天采集桑叶喂蚕和丈夫远去的对比,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随后的"贫无金钗别,愁有玉箸垂"则显示了妻子的贫困与哀愁,她无法像富贵人家那样用贵重的物品作为离别之礼,只能通过挂着玉制的簟(一种古代妇女用的饰物)来寄托自己的思念。

接着,诗人写道"朝同火伴去,莫独衾裯随",表达了妻子希望丈夫能够与其他士兵一同前行,而不要让她孤单地守着空床的愿望。紧接着的"百夫十夫长,千里万里期"则是对远征丈夫的深情思念,无论他走多远,都寄予无限关切。

诗人随后表达了对丈夫未归的担忧:"去期日已远,征郎不顾返。生理日就贫,岁年亦云晚",这里的"征郎"指的是征战的丈夫,而"生理"则是生活之意,妻子在物质上的困顿与时光的流逝,让她的心情更加沉重。

即便家中还有小孩的依赖,诗人仍感到无法自给自足:"虽有乳下男,不能充夫丁。昨日府帖下,籍已书其名",这里的"乳下男"指的是尚在哺乳期的小孩子,而"府帖"则是官府发布的文书,可能是征兵或征税的通知。妻子虽有幼儿依赖,但也无法改变现实中丈夫被征去的情况。

最后两句"官军独备北,颇恤东西民。勿言征钱轻,抽徵将到人"表达了对国家征兵征税之政策的无奈,以及对普通百姓深切的同情。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认为征收的赋税是轻微的事情,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负担最终都会落在每个人的身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事物对比,展现了古代妇女在战争时期的无助与哀愁,以及她们对于家国之忧的深切理解。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永嘉劝农归舟中

使君每爱读豳诗,稼事艰难亦粗知。

水冻未闻秧布野,年饥且喜麦生岐。

坐间白叟真堪贵,眼底朱衣总是痴。

趁刺画船呼客语,春风已满劝农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汉中行

汉中在昔称梁州,地腴壤沃人烟稠。

稻畦连陂翠相属,花树绕屋香不收。

年年二月春风尾,户户浇花压醪子。

长裙阔袖低盖头,首饰金翘竞奢侈。

自从铁骑落武休,胜事扫迹随江流。

道傍人荒鸟灭没,独有梨花伴寒食。

君不见当年劫火然,携老扶幼奔南山。

又不见拗项桥边事,七八千兵同日死。

死则义魄犹有归,存则偷生漫如此。

三人共,一碗灯,通夜纺绩衣鬅鬙。

八口同,半间屋,煮煹椎冰常不足。

家粮一石五券钱,一半入口一半官。

男担军装出边去,女荷畚锸填濠还。

官知民贫当爱惜,兵者卫民贫不恤。

且如今年春,又经征战苦。

风尘未动力已罢,殆以饥羊饲豺虎。

梁山奕奕水汤汤,知他见几玉节郎。

昨日汉川过,香气夹道花成行。

还挝青鼍鼓,复拥白鹊旗,帐犀殿后车悬鸱。

营中闻之暖挟纩,尽道节制吾父师。

东军本皆孝顺儿,好在良牧绥牧之。

太清鱼不蕃,太缓琴不理。

师中有吉当自求,度外无功更谁喜。

秋风淅淅吹芙蓉,山童唤我歌汉中。

中欲歌兮可奈何,为语前途胡秘阁,莫使兵贫复如昨。

形式: 古风

用晦翁十梅诗韵酬张伯脩孙子直(其十)

为花能工诗,不如赋拙赋。

珍重舂陵翁,能寻所乐处。

形式: 五言绝句

用晦翁十梅诗韵酬张伯脩孙子直(其二)

柳丝不禁梳,桃毳不耐雪。

梅残剪春绡,永日霏不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