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西魄未隐峰,东旸刚出谷。

居山晓尚寒,问景春已淑。

花沐露濛濛,草霏风馥馥。

倚楹旦气清,游踪漫追逐。

虚已敕万几,廑心筹五服。

云罩钟迟鸣,山僧想眠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山中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宁静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首句“西魄未隐峰,东旸刚出谷”描绘了日出前后的景象,西边的月亮还未完全隐没在山峰之后,而东方的太阳刚刚从山谷中升起,光线逐渐照亮大地,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时间的过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接着,“居山晓尚寒,问景春已淑”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清晨的寒冷与春天的温暖。山中早晨的寒意尚未完全消散,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开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

“花沐露濛濛,草霏风馥馥”两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娇嫩,草丛在微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芳香。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倚楹旦气清,游踪漫追逐”则描绘了诗人站在屋檐下,感受着清新晨气,心中充满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诗人似乎在想象着自己在山中漫步,追寻着自然的足迹,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最后,“虚已敕万几,廑心筹五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不忘国家的责任与使命,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云罩钟迟鸣,山僧想眠熟”则以云遮蔽钟声、山僧沉睡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安详之中。这种结尾,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春天山中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成寺

涧道繁声隐石泉,寺楼据胜坐来便。

千行峰树全标画,几个山僧不识禅。

入目景光浑似旧,得心兴会每殊前。

题崖绿字烟萝蔓,此日拈吟复偶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西甘涧

云栈下石门,风寒衣袂凛。

精舍缚茅为,阇黎任高枕。

庄严无馀物,贝叶置诸品。

是为本色禅,随喜意惬甚。

地僻泉亦甘,可以酌而饮。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东甘涧

座席飘来花雨香,偶参白业憩云房。

春翘饶有芳菲好,却爱松阴满院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古中盘放歌

穿石径造盘之阻,宜谁居兮化人所。

初极狭而中宏遂,畅观而延伫春卉。

昌昌春山苍苍卉,依山古山含卉芳。

鉊华洗尽饶本色,南国犹嫌时世装。

去岁华山跻鸟道,一与田盘较媸好。

怪予到此又云云,惟喜目前堪绝倒。

岚态峰姿无定则,神心谋静翻为役。

有时落笔数十章,有时一句浑艰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