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夜曲》由明代诗人赵完璧所作,描绘了一幅春夜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
首句“乌夜啼,月欲西”,以乌鸦的啼叫声和月亮即将西沉的景象开篇,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淡淡的哀愁。接着,“沈沈院落春云低”一句,通过描述深邃的庭院和低垂的春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空间之中。
“玉漏无声夜将半,金盘有酒人欲迷”两句,运用了“玉漏”和“金盘”的意象,分别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物质的享受,暗示着夜已过半,人们在享受美酒的同时,也陷入了某种迷醉的状态。这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桃花扇底苦夜短,千金一刻催邻鸡”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桃花扇”这一细节,将自然美景与人的主观感受巧妙结合,表达了对春夜短暂的惋惜之情。“苦夜短”三字,既是对时间飞逝的感叹,也是对生命易逝的深刻思考。最后,“千金一刻催邻鸡”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强调时间的宝贵,邻鸡报晓的声音似乎在提醒人们,美好的夜晚即将结束,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整体而言,《春夜曲》通过对春夜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