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集东园诗

芳节未晼晚,名园好澄霁。

停车没径苔,移席傍丛筀。

蝶粉留红房,蜂须抱香蒂。

微波生酒杯,轻吹拂衣袂。

何当名教乐,况复昌时世。

归鞍惜馀欢,阳鸟不可系。

形式: 排律 押[霁]韵

翻译

正值美好的时节还未晚,名园景色宜人,天气晴朗。
停下车子,避开长满青苔的小径,把座位移到竹林旁边。
蝴蝶的粉迹留在花蕊中,蜜蜂的触须紧抱着香气的花蕊。
微小的波纹在酒杯上映现,轻轻的风儿吹动着衣角。
何时能享受教化带来的快乐,更何况是在这国泰民安的时代。
骑马归去,心中不舍这余下的欢乐,但阳春的鸟儿不能挽留。

注释

芳节:美好的时节。
晼晚:傍晚。
名园:著名的园林。
澄霁:晴朗无云。
停车:停车驻足。
苔:青苔。
丛筀:丛生的竹子。
蝶粉:蝴蝶的粉迹。
红房:花蕊。
蜂须:蜜蜂的触须。
香蒂:香气的花蕊。
微波:微小的波纹。
衣袂:衣角。
名教:教化。
乐:快乐。
昌时世:国泰民安的时代。
归鞍:归程中的马鞍。
馀欢:剩余的欢乐。
阳鸟:春天的鸟。
系:挽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传统文化的向往之情。

“芳节未晼晚,名园好澄霁”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悠闲自得、春意盎然的氛围。芳节指春天的佳期,未晼晚意味着时光流转缓慢,而名园中的美景在清新的空气中显得更加迷人。

“停车没径苔,移席傍丛筀”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在园中游走的情景。停下马车,因为小路被苔藓所覆盖;而后又搬动坐席,靠近了花丛中的野草。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状态。

“蝶粉留红房,蜂须抱香蒂”则是对园中生物活动的描写。蝴蝶在花房间飞舞留恋,而蜜蜂则紧贴着充满香气的花蕊,这些形象传达了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景象。

“微波生酒杯,轻吹拂衣袂”通过对微小涟漪和春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安宁而愉悦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园中设宴饮酒,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何当名教乐,况复昌时世”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美好时代的向往。这里的“名教”可能指的是孔孟之道,即儒家思想,而“昌时世”则是希望能够重现历史上的盛世。

最后,“归鞍惜馀欢,阳鸟不可系”抒发了离别的情绪。在园中游玩结束后,诗人不舍昼夜的愉悦时光,但又意识到即使是春天里歌唱的鸟儿,也无法长久停留。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园生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

收录诗词(1)

杨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青城山

我笑羊叔子,岘首矜一生。

又怪谢阿客,伐山觅峥嵘。

岂如铜梁守,出门便赤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作风伯新庙

周官大宗伯,槱燎祀风师。

祀典既已载,有庙非淫祠。

吾乡风伯庙,不知始何时。

庙当浮玉屿,乡人同祭之。

会席有烦言,社保成分离。

爰来作新庙,奕奕东河涯。

柱石若虎踞,檐桷如翚飞。

香火既已分,牲牷交祝釐。

神保降嘉福,四境风雨时。

百谷总成熟,报祀千万期。

形式: 古风

红梅

谁将醉里春风面,换却平生玉雪身。

赖得月明留瘦影,芳心香骨见天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梅花

支颐半睡月明中,仿佛仙人薄雾笼。

唤起梦魂帘幕悄,天香自到不因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