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书怀之ㄧ

西风萧瑟恼人天,独客他乡更悄然。

松菊已荒三径外,沧桑顿变廿年前。

漫云归里如元亮,且自登楼效仲宣。

珍重秋鸿传数字,平安为寄美江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秋风萧瑟中的孤独与感慨。首联“西风萧瑟恼人天,独客他乡更悄然”直接点明了环境与心境的凄凉,西风的凛冽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颔联“松菊已荒三径外,沧桑顿变廿年前”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漫云归里如元亮,且自登楼效仲宣”引用陶渊明(字元亮)和王粲(字仲宣)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有归隐之心,但现实中却只能自我安慰,通过登高远眺寻求心灵的寄托。尾联“珍重秋鸿传数字,平安为寄美江边”则以秋雁传书的典故,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希望他们能平安健康,体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典故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书怀(其二)

我似秋风扇见捐,归来暂作小游仙。

浑如挂锡僧栖止,幸有论诗客至前。

有信忽惊看过雁,不鸣自分作寒蝉。

新霜与汝干何事,尽日飞来两鬓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徐福

五百童男女,楼船东复东。

神仙原渺渺,方士竟匆匆。

留种能开国,藏书亦见功。

墓门在何处,翘首海暾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古砚

何代传来万石君,星霜久远已难分。

模糊篆迹先人制,彷佛铜台旧瓦纹。

外剥中坳经几主,书残笔秃失同群。

漫云老惫终无用,此物天留佐博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过圆山节孝祠

有友海外游,联踪历淡水。

挟予访圆山,同到公园鄙。

遥见庙巍峨,神社并角倚。

友乃咨询予,斯是何庙祀。

君为台阳人,应知其何氏。

予敬再拜陈,详明其原委。

名曰节孝祠,甲午年创始。

初建清代时,予父实董理。

予父三岁孤,祖母柏舟矢。

抚父已成人,念母真劳只。

欲报母深恩,树坊志未已。

官因百经营,无暇以及此。

又有杜与王,有母节如是。

连名请民捐,抚院奏奉旨。

褒节不敢迟,许建东门里。

糜费数千金,经营轮奂美。

帝国初领台,移筑圆山屺。

补助不日成,庙堂高峻峙。

督宪匾额题,欲人共仰止。

台地节妇多,久劳輶轩使。

待进数繁繁,今先三人耳。

友乃对曰俞,我已知之矣。

我华重节贞,累朝褒素履。

噫彼节妇人,凡妇孰如彼。

或义守共姜,或贞效太姒。

或节忍贫穷,或烈抗奸宄。

如归齐忠臣,将顺等孝子。

可为国四维,可立人五纪。

盖师松柏坚,非同芍兰否。

立志不二夫,存心到一死。

大礼能维持,尽伦有谁比。

清操垂古今,贞名动遐迩。

典型仪闺门,德行耀乡里。

光如日月华,定若江流砥。

绰楔锡天章,芳流后世齿。

瞻仰登崇阶,式敬窃自喜。

尊翁具公心,不嫌为发起。

颓俗可转移,风化关廉耻。

全台淑妇人,何患节之靡。

寄语诸贤媛,勿以高难企。

学虽新是求,德必旧是以。

有志事竟成,天亦降福祉。

试观祠中人,传应列彤史。

君宜计久遥,勿使后颓圮。

予谢弗敢当,劳君之教指。

谈论犹未终,日薄西山沚。

移驾赋归欤,言别各移屣。

相约祭日期,参拜上香酏。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