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六)

冰围风战雪交侵,方是春工属意深。

绿萼已开栽乐谷,一枝那得寄芗林。

依然照水如相媚,粲者巡檐也未禁。

香白檀心谁解赋,赖公戛玉更摐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冰雪包围,寒风与飞雪交织,春天的韵味才显得深厚。
绿色花苞已在欢乐谷绽放,却无法将一枝送到远方的芗林。
花朵依旧映照水面,仿佛在互相吸引,即使在檐下漫步也不忍离去。
谁能描绘这洁白的花瓣中心的芬芳?幸好有公公敲击玉器和金锣来赞美它。

注释

冰围:冰雪环绕。
风战雪交侵:寒风与飞雪交错侵袭。
春工:春天的巧妙安排。
绿萼:绿色的花苞。
栽乐谷:种植在欢乐谷。
芗林:可能指远方的园林或人。
依然:依旧。
巡檐:在屋檐下漫步。
香白檀心:香气洁白的檀木花蕊。
戛玉:敲击美玉。
摐金:敲击金属,可能指乐器。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冬季严寒中梅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参加梅花聚会的欣喜之情。首句“冰围风战雪交侵”形象地写出冬日冰雪严酷的环境,而“春工属意深”则暗示了梅花坚韧的生命力和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息。次句“绿萼已开栽乐谷”描述了梅花在艰难环境中绽放,犹如在快乐的山谷中独树一帜。

“一枝那得寄芗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想要将其赠予远方朋友的渴望,但又遗憾无法送达。“依然照水如相媚”赞美梅花倒映在水面的美丽姿态,如同在互相逗趣。“粲者巡檐也未禁”进一步描绘梅花在屋檐下开放,即使严寒也无法阻挡其生机。

最后两句“香白檀心谁解赋,赖公戛玉更摐金”是对聚会主人的热情邀请和赞赏,认为只有像他们这样的聚会,才能真正欣赏并赋诗赞美这洁白如玉、香气四溢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雅集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谊和对冬日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五)

追陪强韵思犹迟,寄语疏林恐未知。

酒半寻香攀近蕊,夜分然烛照高枝。

莫愁花浪翻天远,且看鲛鮹剪玉宜。

冠冕众芳归独步,固应桃李不同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四)

不管霜威日夜侵,肯教飞蝶到深深。

六花漫尔呈三白,一萼居然映万林。

软玉香冰空自恼,芳心愁思遣谁禁。

市桥江路风流别,枉费千颦买笑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三)

南人惯识赏来迟,北客相逢胜旧知。

何必粉图争画样,更劳饧糁乱粘枝。

天饶绝品千花外,人换新妆一笑宜。

佳句定非横笛比,温存疏蕊半开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二)

天寒袖薄竹光侵,溪转桥横草阁深。

妃子定应来月窟,宁馨谁说是瑶林。

颜开玉色春光满,香动冰姿冷不禁。

漫道江南好诗句,只誇红蜡与黄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