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三友花

争迎春色耐秋寒,开向人间岁月宽。

嫩蕊澹烟笼木笔,细香清露滴银盘。

绣成翠叶为纹巧,蒂并丛花当友看。

日日呼童阶下扫,浓阴恰覆曲栏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咏三友花》描绘了一种在严冬中仍顽强绽放的花卉,展现出其坚韧与生机。首句“争迎春色耐秋寒”赞美了这种花在秋季寒冷中仍积极迎接春天的到来,显示出其不畏严寒的精神风貌。

“开向人间岁月宽”进一步强调了花的开放时间之长,给人间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温暖。接下来的两句“嫩蕊澹烟笼木笔,细香清露滴银盘”,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花朵比喻为木笔上轻笼着淡烟的嫩蕊,以及如银盘般晶莹的花瓣上滴落的露珠,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花的娇美和清新。

“绣成翠叶为纹巧,蒂并丛花当友看”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花朵比作精巧的绣品,绿叶如同精致的纹饰,而簇拥的花朵则像是朋友般相依相伴,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欣赏。

最后两句“日日呼童阶下扫,浓阴恰覆曲栏干”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对花的呵护,每天都会吩咐仆童打扫阶下的落叶,以保护花朵下的阴凉,让它们的浓荫恰好覆盖住曲折的栏杆,营造出宁静和谐的环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三友花的细致描绘和赞美,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

收录诗词(362)

孙元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野望

晓起望墟落,他乡幻转妍。

露浓疑宿雨,沙暖出疏烟。

蛮嶂光侵海,骤潮声在天。

田田甘蔗绿,叶叶刺桐燃。

分廨围丛竹,安禅就谷泉。

徘徊问心迹,身世总萧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咏佛桑花

烧空处处佛桑燃,寒暖花魂总放颠。

大海东头当晓日,丹山脚下对晴烟。

眼明五月朱榴火,泪溅一春红杜鹃。

粉白嫩黄相映发,遥情将向洛阳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夏旱

维南新辟地,惊鸟乍安枝。

四面环穷海,千山踞岛夷。

宦情聊复尔,天意竟何知!

岂为忧寒饿,含情告雨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病后书怀寄筱岫

病馀秋气总阴森,一卷庄、骚苦竹林。

海日斜时潮水阔,山风起处瘴云深。

偶从甘蔗逢佳境,忽见芭蕉赋卷心。

消受短檠人静后,守宫轧轧草虫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