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毕还宿昌平

烛影瑶斋寂,人声出翠微。

风吹陵柏转,月照祀臣归。

山海从龙蛰,云沙信马飞。

鸡鸣寻旧馆,假寐待朝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祭典结束后返回昌平住宿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氛围。首句“烛影瑶斋寂”以“烛影”和“瑶斋”营造出一种庄严而静谧的祭祀场所,暗示仪式的庄重与肃穆。接着,“人声出翠微”则巧妙地将祭祀活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通过“人声”与“翠微”的对比,展现了祭典结束后的宁静与和谐。

“风吹陵柏转,月照祀臣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风吹过陵柏的声音与月光下的归途形成了一种动与静的交织,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祭祀活动意义的思考,即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山海从龙蛰,云沙信马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海比作沉睡的龙,云沙比作自由飞翔的马,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壮丽与自由,同时也隐喻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顺应。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循环与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

最后,“鸡鸣寻旧馆,假寐待朝晖”描绘了诗人回到住宿地的情景,鸡鸣唤醒了沉睡,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这里的“假寐”既是对旅途劳顿的描述,也是对内心平静的体现,等待朝晖的到来,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典后返回住宿的场景,展现了自然之美、历史之深以及对生活的哲思,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4)

夏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春

五夜雕轮集,千门火树春。

听儿歌丽曲,不自踏香尘。

月傍青楼久,花开紫陌新。

犬戎生蓟北,羞作太平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同寅鸡鸣寺韵

二里城西路,双林拥贝宫。

鸟啼禅榻静,花散佛衣红。

山堕明湖里,人游碧落中。

五云飞北极,江尽望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巾山二首(其一)

绝顶平如掌,尘埃一笑空。

三江输月色,双塔管松风。

绿酒心无碍,青山道不穷。

几年饶足迹,留醉与人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春日纪游

笑逐邻翁乞午觞,酒阑随意散林塘。

双禽自睡青苔巷,一杖惊飞翠竹墙。

雨过乍如潘岳圃,花开仍似杜陵庄。

春风旁舍悭行乐,何用天涯忆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