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陵道中

西北半明灭,悲风催夕阴。

紫云团隧道,红叶入霜林。

天地河山老,松楸雨露深。

遣弓攀莫及,回首罢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前往陵墓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西北半明灭,悲风催夕阴”描绘了一幅苍茫的景象,西北方向的天空一半明亮,一半昏暗,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祥或哀伤。紧随其后的“悲风催夕阴”,则通过“悲风”和“催”字,生动地表现了风的凛冽和时间的紧迫,夕阳的余晖被这股悲凉的风加速驱散,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接着,“紫云团隧道,红叶入霜林”两句,将视线转向了自然景观。紫云环绕的隧道,暗示了神秘或幽静的环境;而红叶融入霜林,则展现了秋天的绚丽与冷艳,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也隐含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以及生命从繁盛走向衰败的过程。

“天地河山老,松楸雨露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逝和生命衰败的主题。天地间的一切似乎都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苍老,而松树和楸树在雨露的滋养下,虽然顽强生长,但依然无法抵抗时间的无情。这里既有对自然界的感慨,也有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遣弓攀莫及,回首罢登临”表达了作者面对自然与时间的无力感和对过往的留恋。即使拥有弓箭这样的力量象征,也无法攀越时间的高山,最终只能无奈地回头,告别这段旅程。这句话既是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也是对人生有限性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时间和生命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2)

李义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西苑

水晶帘外百花桥,太液波寒欲上潮。

篽苑春回丹壑近,禁城云老翠华遥。

琼楼珠阁天俱远,银杏金桃露未消。

归去蓬瀛三万里,月明犹听紫鸾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早朝

天上鸣鸡迥不闻,城头残月夜初分。

楼台爽气通三岛,环佩秋声杂五云。

阁道鸾灯供御辇,周庐龙钺护亲军。

小臣章疏何由达,空望炉烟拱圣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望茅山

绛石蒸暮霞,练江拂晴昊。

长风吹兰苕,波涛在芳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天马歌

先皇法古轻时巡,属车九九磨重轮。

长驱八骏日不息,坐令四海无纤尘。

先皇去后几千载,内厩名驹果安在。

人间牢落仅见此,雾鬣霜蹄如有待。

平原苜蓿黄埃深,胡笳一曲胡儿心。

明月照南不照北,北风猎猎天河阴。

忆昔饮尔长城窟,图画相逢犹仿佛。

孙阳老矣王良哀,市上何人收骏骨。

尔来千里将何之,驽骖羸服同驱驰。

顿令终夜伏枥志,时时梦绕天山飞。

四十馀年汗行血,零乱霜花冷如铁。

四家将士锦联镳,空言踏破祁连雪。

流沙寂寞青海云,钟鼓城头日易曛。

都人共指镇国府,至今犹自思将军。

塞徼春回尘不动,元戎一出丘山重。

房星耿耿十二閒,圉师不数王毛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