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其一)

问水寻山到武夷,小船冲浪费推移。

浮云散尽日光露,三十六峰都献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四月五日游历武夷山的情景,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问水寻山到武夷”,以“问”字开篇,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暗示了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好奇心。接着,“小船冲浪费推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乘船穿行于山水之间的场景,通过“浪费”一词,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也隐含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渺小感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浮云散尽日光露”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云层比作遮挡阳光的屏障,当这层屏障被“散尽”后,阳光得以显现,象征着诗人的心灵在经历某种洗涤或启示后,获得了光明与清晰。这一景象不仅美化了自然风光,也寓意着诗人精神层面的升华。

最后一句“三十六峰都献奇”直接赞美了武夷山的壮观景色。三十六峰,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每一座山峰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魅力,共同构成了武夷山的奇观。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的深深敬仰和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武夷山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对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收录诗词(530)

祁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其二)

水绕丹山昼夜流,此中风景足优游。

我来欲尽登临兴,直溯清泠最上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其三)

岩壑阴深草树青,考亭书院倚寒屏。

圣贤道体非难见,千古川流不暂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其四)

仙家楼阁望中迷,千仞峰峦九曲溪。

自有棹歌遗响在,不须游客谩留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其五)

借得天公半日晴,好山看尽眼偏明。

肩舆午入崇安路,荷叶池塘闻雨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