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柬彦起秀才》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描绘了一位饱受生活困苦之人的内心世界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身抱丘明疾”,以《左传》中记载的丘明(即左丘明)因眼疾而致盲的典故,暗喻诗人自身正遭受某种精神或身体上的痛苦,暗示生活的不易与内心的挣扎。
“家罹原宪贫”一句,借《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弟子原宪生活贫困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家庭的贫困状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与感慨。
“亲年迨垂老,儿齿未成人”则直接描绘了家庭成员的老幼问题,老人年事已高,孩子尚未成长,这不仅加重了家庭的负担,也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分别山中冷,相思泽畔春”两句,通过对比山中的寒冷与泽畔的春色,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山中之冷象征着内心的孤寂,而泽畔之春则寄托了对友人温暖与陪伴的渴望。
最后,“何当归去后,访子问艰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希望能够回到友人身边,共同分担生活的艰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相互扶持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对友情的珍视,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