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紫岩被召还朝

公昔官居学士院,承恩数上金銮殿。

一从休直下西清,南国山川题欲遍。

迩来宵旰劳天颜,已闻下诏徵公还。

江上空怀鸥鹭侣,朝端定接夔龙班。

偶逢菊节开芳饯,极目烟波锦帆远。

心如江水只流东,节比黄花偏耐晚。

簪笔重看侍讲帏,凤池挥翰迅如飞。

更欲烦公经纬手,殷勤为补山龙衣。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刘紫岩由地方官调回朝廷的情景,充满了对刘紫岩才华与品德的赞誉。首句“公昔官居学士院,承恩数上金銮殿”,以“公”尊称刘紫岩,追溯其昔日辉煌,曾于学士院任职,多次荣登金銮殿,展现其非凡的官场成就和荣耀。

接着,“一从休直下西清,南国山川题欲遍”两句,描述刘紫岩因故离开中枢,转而深入地方,遍访南国山川,既表现了他的勤勉与敬业,也暗示了他丰富的政绩与深厚的人脉。

“迩来宵旰劳天颜,已闻下诏徵公还”则点明了刘紫岩再次受到朝廷召唤,即将回归中央,表达了对他的重视与期待。接下来,“江上空怀鸥鹭侣,朝端定接夔龙班”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刘紫岩虽在地方有所留恋,但终将回到朝堂,与群贤并肩,共谋国家大计。

“偶逢菊节开芳饯,极目烟波锦帆远”描绘了刘紫岩归途中的景象,菊花盛开,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美好,同时也寓意着刘紫岩即将迎来新的开始。而“心如江水只流东,节比黄花偏耐晚”则以江水与黄花为喻,赞美刘紫岩的心志坚定,如同江水东流不息,又如黄花在晚秋中依然坚韧不拔,展现出其高尚的品格与不屈的精神。

最后,“簪笔重看侍讲帏,凤池挥翰迅如飞”描述了刘紫岩重返朝堂后的工作状态,他重新戴上笔帽,准备在宫廷内担任侍讲,其文思敏捷,笔下生风,展现了其卓越的才能与效率。“更欲烦公经纬手,殷勤为补山龙衣”则表达了对刘紫岩的期待与敬意,希望他能运用自己的智慧与经验,为国家治理贡献良策,填补可能存在的政策空白。

整首诗通过对刘紫岩个人经历、才华、品德以及回归朝廷后的展望,展现了对其高度的赞扬与深切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128)

林文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 字:汝英
  • 号:方斋
  • 籍贯:明福建莆田
  • 生卒年:1487—1536

相关古诗词

送大司徒舆浦王公考绩入京

落日满川春树晴,东风江上锦帆轻。

把袂问公从此别,几时棹返石头城。

石城楼阁烟花绕,公在江湖忧廊庙。

谁云卧洛似富韩,共言分陜同周召。

三年报政拜彤墀,正是重瞳注想时。

宣室倘承前席问,东南赤子多疮痍。

疮痍满目何时愈,便合留公辅明主。

白云休恋故山栖,海内苍生望霖雨。

形式: 古风

赠朱云岩司谏

琐闼仙郎冰玉姿,襟怀好似杜拾遗。

孤忠时上皂囊疏,馀兴春吟白雪诗。

南国三年行报政,倾城饯送车马盛。

几番飞梦绕亲闱,彩衣今喜逢家庆。

春酒高堂何限情,东风引棹上玉京。

晓漏还随鹓鹭入,朝阳共听凤凰鸣。

圣皇纳谏同尧舜,山甫之职当补衮。

君看千年青史上,惟有忠孝流声远。

形式: 古风

送陈中丞虞山之南赣

东吴之山虞山高,秀拔众山谁与伍。

终日出云遂为霏,利泽在人惠良溥。

公之奇秀自岳降,貌似古人心更古。

仕途坎壈三十年,晚始拥旄开制府。

先声想已到百城,楚女越童争歌舞。

彩幡风暖春行县,画戟霜飞秋按部。

闾阎从此无疮痍,道路还闻息豺虎。

我老为儒迂且腐,日给太仓惭何补。

祝公惟愿政有成,早晚还朝事明主。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送陈太守汝宗之东昌

博平郡守太丘孙,粉署为郎名蔼蔼。

公退闭门谢俗氛,其中有草生书带。

矫如冬寒挺孤松,清比秋蟾印溪濑。

北都艺苑职校抡,何限贤豪归盻睐。

望重清时久见推,恩深大郡俄超拜。

共言才可济时艰,却喜身还随道泰。

南浦离筵芳草边,故人班马垂杨外。

杯倾春酿休辞醉,鱼出寒冰兼可脍。

升平海内官府乐,澶漫山东疆域大。

南通舟楫控江淮,东望山川连海岱。

赴官谁不羡朱轮,作县人争瞻皂盖。

闾阎憔悴今应苏,使君岂弟民所赖。

淮阳卧治还有成,颖川课职当居最。

一麾岂足为君淹,钟鼎勋名端可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