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其二)

老母别爱子,少妻送征郎。

血流既四面,乃亦断二肠。

不愁寒无衣,不怕饥无粮。

惟恐征战不还乡,母化为鬼妻为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中家庭的悲壮与哀愁,展现了母亲对儿子、妻子对丈夫的深情,以及他们对于即将离别的不安和恐惧。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无尽的离别之苦。

首句“老母别爱子”直截了当地描绘了一位年迈母亲与其深爱之子的不舍之情,紧接着“少妻送征郎”则是年轻妻子为丈夫送行的场景。两者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担忧和离别的痛楚。

接下来的“血流既四面,乃亦断二肠”生动地形容了战争中残酷的现实,人们在战火中失去了亲人,甚至连骨肉相连的关系都被无情地切断。这里的“血流”与“断二肠”不仅是对物理伤害的描述,更是对精神创伤的隐喻。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愁寒无衣,不怕饥无粮”一句却显得格外坚强和冷静,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越物质困境的豁达,但实际上可能更是一种无奈与悲哀。诗人通过这些反差手法,凸显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最后两句“惟恐征战不还乡,母化为鬼妻为孀”则直接触及了离别中最深层的恐惧——生死永别。母亲和妻子面对着亲人可能再也不会归来的现实,他们的心境从担忧转变为了绝望。在这里,“化为鬼”、“为孀”都是对失去亲人的哀痛之情的极致表达。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情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传递出战争带来的无尽哀愁与离别之苦,是一首蕴含丰富感情的杰作。

收录诗词(211)

施肩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入道后称栖真子。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 字:希圣
  • 号:东斋
  • 籍贯: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
  • 生卒年:780-861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壮士行

一斗之胆撑脏腑,如磥之筋碍臂骨。

有时误入千人丛,自觉一身横突兀。

当今四海无烟尘,胸襟被压不得伸。

冻枭残虿我不取,污我匣黑青蛇鳞。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其一)定情乐

敢嗟君不怜,自是命不谐。

著破三条裾,却还双股钗。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佳]韵

观吴偃画松

君有绝艺终身宝,方寸巧心通万造。

忽然写出涧底松,笔下看看一枝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皓]韵

听南僧说偈词

师子座中香已发,西方佛偈南僧说。

惠风吹尽六条尘,清净水中初见月。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