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叶颙的《戊申岁间中清赏十景(其三)丽圃横长笛》描绘了一幅秋日园林中的音乐画卷。诗人以长笛声为线索,展现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
首句“丽圃横长笛”,点出笛声在美丽的园林中悠扬响起,营造出宁静而雅致的氛围。接下来的“秋风感慨声”则暗示了笛声中蕴含着秋天的萧瑟与人生的感慨。
“一吹山石裂,三弄波涛萦”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笛声强烈到能震动山石,回荡在江面,仿佛能操控波涛。这种音乐力量的描绘,展现了笛艺的高超。
“江空翠蛟泣,夜静苍龙鸣”通过自然界的反应,进一步渲染笛声的感人,使听者仿佛能听见蛟龙的哭泣和苍龙的长鸣,增添了神秘感。
“鹤怨云巢冷,猿啼月岭明”借飞禽的哀鸣,表达了孤独和凄凉的情绪,将笛声的悲凉推向高潮。诗人通过“嫠妇悲秋泪,孤臣去国情”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笛声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最后,“遗音尤激烈,高调转凄清”总结了笛声的特点,既有激昂之处,又有哀婉之感,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曲终情未尽,目送数峰青”以景结情,笛声虽止,但诗人仍沉浸在音乐带来的情感世界里,凝视远方的青山,思绪万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笛声为纽带,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元末明初文人对生活与世事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