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有麟所作的《龙安解组归舟口号(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与对过往官场生涯的感慨。
首句“拂衣长谢蜀山云”,诗人以“拂衣”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离开官场、远离尘嚣的情景,同时“长谢蜀山云”则暗示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告别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这里的“蜀山云”既指具体的山川景色,也象征着官场的复杂环境。
次句“漫说当年借寇君”,“借寇君”可能是指借用他人之力或权势,这里暗含了诗人对过去官场中不得不借助他人力量才能生存的无奈与讽刺。通过“漫说”二字,诗人对这种现象表示了一种不屑和自嘲的态度。
第三句“亦有青萍囊底吼”,“青萍”常用来比喻剑,这里借指诗人内心深处的正义感和理想追求。诗人仿佛在说,即便是在隐退之后,内心的那把“青萍”之剑仍然时刻准备着,随时准备为正义发声。
最后一句“可怜无地斩妖氛”,“妖氛”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邪恶势力或不正之风。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邪恶势力横行的无奈和痛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尽管他内心充满正义,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去清除这些邪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归隐的心理转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