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草庭为周元亮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无边风月满幽居”展现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幽,风月无边,寓言其心境开阔,生活恬淡。次句“嬴得庭前草不除”则透露出主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坚守,庭院草木茂盛,未加修剪,象征着主人的闲适与淡泊。
“犹忆耳提因学礼”回忆起早年师长的教诲,强调了对礼仪的尊重和传承,体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尚存手泽在诗书”则表达了对先人遗志和学问的敬仰,以及对知识的珍视。接下来,“傍人错比康成宅,此地真疑葛亮庐”将自己居所比喻为古代贤者康成(东汉学者郑玄)和诸葛亮的居所,暗示了自己的才学和志向。
最后两句“我尔有轩曾种柘,宁知意思复何如”,诗人以自己曾经种植柘树的轩榭,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未知的期待和对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自省。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