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其二)甲戌正月十三夜风雨作

春城箫鼓无端闹,说近元宵。华烛高烧。

偏对良辰更寂寥。斜风细雨敲窗户,又送萧条。

愁病无聊。何日行歌白下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明代顾璘的《采桑子·其二》描绘了春城元宵佳节时分的冷清景象。"春城箫鼓无端闹",以热闹的箫鼓声反衬出节日氛围的不合时宜,似乎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说近元宵"点明了时间,然而"偏对良辰更寂寥",暗示了尽管是传统欢庆时刻,诗人却倍感孤独。

"斜风细雨敲窗户"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环境,风雨交加使得节日的热闹更加显得空洞。"又送萧条",一个"又"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萧瑟景象的习以为常,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诗人抒发内心愁绪,"愁病无聊",表达了病痛和愁苦带来的无尽烦闷,"何日行歌白下桥"则流露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能重拾快乐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风雨之夜对元宵佳节的独特感受,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966)

顾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春寒作

向小园、花丛飞数蝶,懊恼又飘轻雪。

倚画栏、独望湘山影,缥缈半峰残月。

风料峭、罗袂生寒,默默愁难说。

家乡万里,想绿草池塘,碧桃院落。

更自伤、离别柔情结。看湘娥、旧恨班班,竹上难灭。

问东皇、何日金乌扑帐,春云热。

扁舟独自归去,高堂菽水同欢悦。

班衣笑舞,再莫道、中朝绯袍金印,门前建旌节。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诉衷情.桂林徐伯川屡约不至有词见寄作此答之

瑶笺新调写乌丝。字字说相思。

传闻几度来也,又盼过、落花时。停画舫,驻金羁。

枉参差。干天何事,伏雨阑风,故误佳期。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念奴娇.湘山怀古

振衣嵂?,洗长空、初过一天新雨。

万壑千峰,争耸秀、犹有微云吞吐。

扑地闾阎,横江城郭,总是閒尘土。

寺前松桧,让渠曾见今古。

漫说衡岳巡游,郁林开拓身,后还谁主。

泪竹斑斑,空洒血、玉辇而今何处。

水底灵均,江边刺史蔓,草埋荒宇。

举觞浮白,竟须烂醉休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初至山中

杨子疲执戟,庞公息岩阿。

所志既匪同,仕隐乃殊科。

蹇余究坟素,弱冠挂贤罗。

一往四十年,功鲜忧患多。

朅来返初服,城郭困经过。

眷兹空山曲,阒寂患微痾。

乔松周四厓,嘉谷被前坡。

鸣禽戏丛筱,游鱼泳清波。

尘氛一以远,形神稍相和。

况有旧田庐,偃仰可婆娑。

疏食苟无恙,永言憩烟萝。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