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风吹断雨如绳,一夜仍开曲沼冰。
便试元宵强半月,孰知天意欲催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雨后清新的景象。"东风吹断雨如绳",通过动人的比喻,展现了春天东风温柔而又有力量,可以将连绵的细雨轻易地吹散,如同断开了丝绸一般的雨珠。紧接着"一夜仍开曲沼冰"则写出了雨后的清凉与纯净,一夜之间,积水中的浮冰已开始融解或破裂,显示出天气回暖的迹象。
诗人随后提及元宵(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指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日的节日),通过"便试元宵强半月"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的“试”,意味着诗人在观察、体验这一时刻,而“强半月”则是说距离元宵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但似乎已经能够感受到那份节日气氛,或者是在提醒自己和他人注意这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
最后一句"孰知天意欲催灯",借用了“孰”字(古代疑问词之一)来表达一种迷惑与不解。诗人似乎在询问,谁能真正理解到天命所指,是否天意要提前点亮元宵节的灯笼,以此来催促人们准备庆祝活动。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时间流逝的敬畏,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即将到来的节日的期待与神秘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雨后的景象,而且还蕴含着诗人对于时光易逝、自然规律以及对传统节日的渴望和敬畏之心。
不详
故眼相看未作疏,平生风味是吾庐。
娉娉袅袅谁家子,浪说倾城总不如。
却是溪头消息真,故园十载漫风尘。
如今不问黄楼子,浅白轻红自可人。
少时暮暮复朝朝,一水相望恨未消。
岸曲横舟试回首,隔帘斜立数妖娆。
风露侵人曷往哉,白云飞处棹徘徊。
平时识面尽经过,莫为茅檐偏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