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赴省诸友.方云卿昆仲

先朝取士尚雕虫,前辈皆因此显融。

衡鉴集中推范老,混成篇里得沂公。

杏园饮畅莺声早,梨岭飞高雁影同。

岁晚交游各西上,不留一个伴溪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从前选拔人才看重文采,前辈们大多因此而名声大噪。
在诗集评选中,范老被推崇,混成篇中则有沂公的佳作。
杏花盛开时,我们畅饮欢歌,黄莺的歌声早早响起。
秋高气爽时,朋友们纷纷离去,只留下我独伴溪边老翁。

注释

取士:选拔人才。
尚:还,仍然。
雕虫:比喻文辞小技巧。
显融:显赫,融通。
衡鉴:评价,衡量。
集中:诗集。
范老:指范仲淹或其他著名诗人。
沂公:可能指某位有文才的古人。
杏园:古代学府名,此处泛指春日。
饮畅:畅饮,痛饮。
莺声早:黄莺鸣叫的声音清脆。
岁晚:秋季。
交游:交往的朋友。
西上:向西去,暗示离开。
溪翁:溪边的老翁,诗人自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赴省诸友》。诗中通过对古代科举取士及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参加科举考试并希望其取得成功的美好祝愿。

"先朝取士尚雕虫,前辈皆因此显融。" 这两句讲述的是古代选拔士子时的风气,以及前人的成就和荣耀,这里“雕虫”指科举考试中的文章技巧,而“显融”则是希望朋友们能够像过去的人物一样成功。

"衡鉴集中推范老,混成篇里得沂公。" 这两句中,“衡鉴集中推范老”意指以古人范仲淹为榜样,而“混成篇里得沂公”则是希望朋友们能像唐代文学家孟郊(字沂公)那样在文学上有所建树。

"杏园饮畅莺声早,梨岭飞高雁影同。"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一种愉快而又不舍得分别的情感。“莺声”指的是鸟鸣声,而“雁影”则是比喻远行者的身影。

"岁晚交游各西上,不留一个伴溪翁。" 最后两句表达了朋友们在岁末时各自前往省城的场景,以及作者希望每个人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伴溪翁”(即科举及第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科举成功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交游和文学理想。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送赴省诸友.柯德明

昔人抱璞经三献,今子排云叫九关。

千佛经应冠鳌顶,大人赋可动龙颜。

探梅腊雪园林后,对策薰风殿阁间。

若见故人询病叟,但言深入万重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赴省诸友.卓怡丈

辇下银袍似堵墙,名涂个个著鞭忙。

期年操木何容易,一日看花得许狂。

韩子吟披惟六艺,沂公吃著岂三场。

临岐不待殷勤祝,涵养功深讲贯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赴省诸友.林少嘉

此君词翰逼晁秦,万鹄袍中少拟伦。

色笔探怀如有助,朱衣点首岂能神。

长安市素多游侠,天子廷曹怀士人。

玉座临轩亲发策,可无鲠论披龙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赴省诸友.林汝大

天性怜才老未衰,爱君笔力绝新奇。

引弦连发天山箭,举手高攀月窟枝。

藻蕴科名通谱牒,旦希优劣系脩为。

穷人只有诗堪赠,空耸山肩撚雪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