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峨峨千仞馀,直上柱霄堮。
苍茫海东隅,势欲压磅礴。
我来秋风暮,草木渐黄落。
初疑挟六丁,复恐齐五岳。
想当天造初,缥缈雷斧斲。
伫立久叹嗟,神功付冥漠。
这首诗描绘了天柱峰的雄伟壮观,诗人以“峨峨千仞馀,直上柱霄堮”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天柱峰的高度和其直插云霄的气势。接着,“苍茫海东隅,势欲压磅礴”进一步强调了天柱峰的壮丽景象,仿佛要将大海东边的广阔都压在脚下。
“我来秋风暮,草木渐黄落”则描绘了诗人来访时的季节背景,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而“初疑挟六丁,复恐齐五岳”则通过想象中的神力,表达了对天柱峰难以言喻的敬畏之情。
最后,“想当天造初,缥缈雷斧斲。伫立久叹嗟,神功付冥漠。”诗人想象着天柱峰在天地初开之时,是如何被雷斧雕琢而成,不禁为之驻足感叹,赞美这超乎人力的神功,将其归于不可知的神秘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天柱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不详
亭亭翠峰下,溪浅石面侧。
泓渟寻丈间,溶漾苍玉色。
游思悬古镜,度鸟堕空碧。
山僧导我前,危坐魂为栗。
纷纷渴水泥,岂识寒泉食。
千载空山中,回首寸心恻。
云归东山去,月出东山来。
云月互吞吐,天容尚煤炱。
长风万里至,云翳如崩摧。
月轮升以高,宇宙无纤埃。
坐久尘虑息,悠然好怀开。
娟娟照床帷,露冷霜信催。
人间光霁少,欲眠更徘徊。
夕霏已扫林,绿波际遥天。
浮云荡倒影,相与渡清川。
爱此山水趣,闻歌心益便。
沿洄随意远,落月照归船。
西斋客巳散,今日我得閒。
细细花上雨,萧萧雨中山。
两鸟从何来,对立鸣关关。
微生共节序,此意相往还。
夜来曾剧饮,东风吹醉颜。
忽见一花落,起坐为长叹。
人生快心事,故在偶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