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

一望汪洋剧可怜,更从何处问桑田?

鸡鸣犬吠无消息,木落霜空绝野烟。

半线东堤强挽曳,孤篷渔火傍流泉。

嗷嗷待哺民情切,引领恩膏下九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悲壮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首联“一望汪洋剧可怜,更从何处问桑田?”以汪洋大海比喻广阔无垠的苦难世界,表达出对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同时,提出疑问“何处问桑田”,暗含了对社会变革与希望的追问,引人深思。

颔联“鸡鸣犬吠无消息,木落霜空绝野烟。”运用对比手法,以鸡鸣犬吠的寻常景象与当前的寂静无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寂寥。木落霜空,野烟绝迹,更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代的萧瑟与人民的无助。

颈联“半线东堤强挽曳,孤篷渔火傍流泉。”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坚韧的画面。半线东堤,象征着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人们;孤篷渔火,既是渔民劳作的象征,也暗示着在黑暗中寻找一线光明的希望。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表达了人民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尾联“嗷嗷待哺民情切,引领恩膏下九天。”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和对国家、社会的深深忧虑。嗷嗷待哺,形象地描绘了人民在饥饿中的痛苦状态,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引领恩膏下九天,则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施以援手、改善民生的热切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人民的苦难,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88)

张鹏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黑柏沟祖茔被楚民侵占蒙制军清还读罢檄语感而泣下

故园西望恨长吞,月近顽云势易昏。

旋马久悲无夏屋,圭田何处问荒原?

幸归百世岗峦地,得妥当年泉壤魂。

日暮秋风生万壑,几回衫袖掩啼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万里桥

芙蓉城外汉津梁,费氏曾乘万里航。

玉垒祥云开蜀道,锦江春色满华阳。

贤豪遗迹千秋在,儒雅流芳百世香。

试问题桥云路客,何如衣锦早还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月山

过庭犹记闻诗礼,回首白云双鬓丝。

明发有怀恩网极,养亲不逮悔何追!

龙章凤诰焚黄日,春露秋霜结梦思。

万里归来风木恨,四更吐月旧山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鹤鸣山

紫气连云是鹤山,洞天鸡犬隔人间。

希真已得长生诀,揽胜空余古篆斑。

夜月几闻龙虎啸,白云常伴凤鸾还。

神仙不在彝伦外,打破泥丸第一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