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义倡传后

洞庭之南潇湘浦,佳人娟娟隔秋渚。

门前冠盖但如云,玉貌当年谁为主。

风流学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断肠句。

流传往往过湖岭,未见谁知心已赴。

举首却在天一方,直北中原数千里。

自怜容华能几时,相见河清不可俟。

北来迁客古藤州,度湘独吊长沙傅。

天涯流落行路难,暂解征鞍聊一顾。

横波不作常人看,邂逅乃慰平生慕。

兰堂置酒罗馐珍,明烛烧膏为延伫。

清歌宛转绕梁尘,博山空濛散烟雾。

雕床斗帐芙蓉褥,上有鸳鸯合欢被。

红颜深夜承燕娱,玉笋清晨奉巾屦。

匆匆不尽新知乐,惟有此身为君许。

但说恩情有重来,何期一别岁将暮。

午枕孤眠魂梦惊,梦君来别如平生。

与君已别复何别,此别无乃非吉徵。

万里海风掀雪浪,魂招不归竟长往。

效死君前君不知,向来宿约无期爽。

君不见二妃追舜号苍梧,恨染湘竹终不枯。

无情湘水自东注,至今斑笋盈江隅。

屈原九歌岂不好,煎胶续弦千古无。

我今试作义倡传,尚使风期后来见。

形式: 古风

翻译

洞庭湖以南的潇湘水边,美丽的女子隔着秋天的沙洲静静站立。
门前官僚如云聚集,她当年的美貌属于谁呢?
才华出众的淮海才子,擅长写出令人心碎的情诗。
他的诗篇流传过湖岭,却少有人真正理解她的心意。
抬头望去,她在遥远的北方,相隔数千里中原。
感叹自己的青春美丽能维持多久,期待与你相见却遥不可及。
北方的流放者来到古藤州,独自凭吊长沙傅的遗迹。
天涯沦落,行路艰难,暂且卸下征鞍,前来探望。
她的目光不同于常人,偶遇便足以慰藉我一生的仰慕。
在兰堂设宴,摆满珍馐,明烛燃烧,只为等待你的到来。
清亮的歌声回荡,宛如梁尘飞舞,博山炉烟雾缭绕。
雕花床铺上铺着芙蓉褥,鸳鸯被象征着合欢之情。
深夜红颜陪伴燕子嬉戏,清晨玉指侍奉巾履。
匆匆时光中,新知的乐趣未能尽享,只有身体为你所许。
只说情深意浓会有再聚,却没想到一别便是年终。
午夜梦醒,孤枕难眠,梦见你来告别,如同平生常态。
与你分别后还有何别?这次离别似乎不是吉祥的预兆。
万里海风吹起雪浪,灵魂召唤你却无法回归,只能永远离去。
我愿效忠于你,你却不知晓,过去的约定始终未能兑现。
你看那二妃对舜的追思,湘竹上的哀怨终年不枯。
无情的湘水东流,斑驳的竹笋满江,象征着无尽的遗憾。
屈原的《九歌》虽美,也无法续接断裂的琴弦,千年如此。
我尝试写下这首诗,希望能传递我们的约定,让后人见证我们的风雅之约。

注释

潇湘浦:潇湘水边。
秋渚:秋天的沙洲。
冠盖:官员的车马仪仗。
玉貌:美丽的容貌。
风流学士:才情出众的学者。
淮海英:淮海地区的杰出人才。
博山空濛:博山炉烟雾缭绕的样子。
玉笋:形容女子的手指。
义倡:倡导正义的人。
风期:风雅的交往。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钟明的《书义倡传后》描绘了一幅洞庭湖南潇湘之地的优美画卷,以及一段深情厚谊的故事。诗中以佳人隔秋渚起兴,暗示了主人公与佳人之间遥不可及的距离。接着,诗人赞美了风流才子的文采,他们能写出令人心碎的诗句,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中“流传往往过湖岭,未见谁知心已赴”表达了情感的传递超越空间,虽然不能相见,但心意已随诗篇抵达。随后,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容华不再,以及离别之苦,同时提及自己如同北来的迁客,对长沙傅的怀念和对相聚的渴望。

在宴席上,清歌曼舞、珍馐美酒交织,然而欢乐之余,诗人意识到这可能是短暂的欢聚,未来可能再无重逢之日。他以湘妃和屈原的典故寄寓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佳人的忠诚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最后,诗人决定以诗传情,期待后世能理解他们的风期之约,尽管前景黯淡,但仍坚守着对美好情感的执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1)

钟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更似南津港,再遇吕公船。

形式: 押[先]韵

浣溪沙(其二)

蘋老秋深水落痕。桂花微弄雨花轻。

癯仙也解醉红裙。

太白曲君愁满饮,小鸿眉黛爱低颦。

尊前一洗眼花昏。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南湖席上次韵二首(其一)

鬓亸云梳月带痕。软红香里步莲轻。

妖娆六幅过腰裙。

不怕满堂佳客醉,只愁灭烛翠眉颦。

更期疏影月黄昏。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霖作商岩雨,薰来舜殿风。

形式: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