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支径秋原上,衡门夕照中。
野烟山半失,溪涨浦横通。
鬓秃难藏老,衣穿可讳穷。
浩歌终自得,心事寄冥鸿。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原野上的宁静景象,诗人独行在一条小径上,衡门(简陋的门)在夕阳余晖中显得孤独。山间的野烟弥漫,使得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溪水上涨,小路旁的渡口也因此变得可以横渡。诗人感叹自己鬓发斑白,难以掩饰岁月的沧桑,衣衫破旧也揭示了生活的清贫。然而,他内心深处却保持着豪放不羁的态度,纵情高歌,将心中的思绪寄托于飞翔的鸿雁,传递给远方。整首诗流露出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蔓络疏篱草满塘,饱嬉聊复步斜阳。
一霜骤变千林色,两犊新犁百亩荒。
野寺僧残尚钟鼓,官堤舟过见帆樯。
归来笑补空囊课,寒日谁知亦自长。
晚餐初泼一瓯茶,曳杖闲行兴未涯。
烟树参差墨浓淡,风鸦零乱字横斜。
夕阳偏傍平桥路,寒蝶犹依晚菊花。
堪笑衰翁耐荒寂,短衣沾露未还家。
落雁昏鸦集远洲,青林红树拥平畴。
意行舍北三叉路,闲看桥西一片秋。
小妇破烟撑去艇,丫童横笛唤归牛。
形容野景无馀思,自怪痴顽不解愁。
霜露沾衣迫岁徂,天公欲为老人娱。
断云新月供诗句,苍桧丹枫列画图。
风叶萧萧归独鹤,烟波渺渺漾双凫。
孤村薄暮谁从我,惟是诗囊与酒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