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鹿原东虎候西,结庐岑寂映蓝溪。
露侵僧履兰三径,春入农歌雨一犁。
聒枕溜声疑水宿,拂檐山色类岩栖。
闭门养拙无人问,揭尽陈编日又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洎在蓝溪边的闲居生活。首句"白鹿原东虎候西"展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偏远,似乎有老虎守卫在东边,而诗人则在西边建庐独处。"结庐岑寂映蓝溪"进一步强调了居所的清幽,静谧地倒映在蓝色溪流中。
"露侵僧履兰三径"写出了清晨的露水打湿了僧侣穿行的小径,兰花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禅意的氛围。"春入农歌雨一犁"则转而描绘春天的到来,农民们在雨中耕作,充满生机。
"聒枕溜声疑水宿"一句,流水声仿佛在耳边轻轻响起,让人联想到夜晚在水边歇息的情景。"拂檐山色类岩栖"则通过山色的描绘,暗示诗人如同隐士般栖居于山岩之间,远离尘嚣。
最后两句"闭门养拙无人问,揭尽陈编日又低"表达了诗人选择闭门独处,专心读书的生活态度,无人打扰,只有书籍相伴,时间悄然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蓝溪边的田园生活,流露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隐逸之情。
不详
呼树止陵阳,逢辰下建章。
奇姿标上瑞,正色丽中央。
昭祀祠坛畔,声歌太液傍。
凤教鸿作侣,天与菊为裳。
神雀非灵异,流莺愧采章。
集污宁我类,一举戛云翔。
四壁旧贫宁畏盗,一枝虽小易容巢。
他年远公社,若个是遗民。
清朝无事谏书疏,窃禄经年卧直庐。
惆怅平生不如梦,春来三度到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