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溪閒居

白鹿原东虎候西,结庐岑寂映蓝溪。

露侵僧履兰三径,春入农歌雨一犁。

聒枕溜声疑水宿,拂檐山色类岩栖。

闭门养拙无人问,揭尽陈编日又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白鹿原东有老虎守卫,西边则是我孤独的小屋,坐落在宁静的蓝溪旁。
清晨露水打湿了僧鞋,三条小径上兰花盛开,春意融进农夫的歌声和雨中耕田的犁声。
夜晚流水声吵闹得仿佛在水边过夜,屋檐下的山色如鸟儿栖息在岩石上。
我闭门修身养性,无人打扰,每天翻阅旧书,日子一天天过去。

注释

白鹿原:地名,可能象征着隐居之地。
虎候:可能是比喻守护者或象征威严。
结庐:建造房屋,隐居。
蓝溪:清澈的溪流,描绘环境的宁静。
僧履:僧侣穿的鞋子,可能暗示出宁静的氛围。
春入农歌:春天的气息融入农夫的歌声。
水宿:形容夜晚流水声像在水边过夜。
岩栖:山石上的栖息,可能指山色。
养拙:修身养性,不求显达。
陈编:旧书,古代书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洎在蓝溪边的闲居生活。首句"白鹿原东虎候西"展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偏远,似乎有老虎守卫在东边,而诗人则在西边建庐独处。"结庐岑寂映蓝溪"进一步强调了居所的清幽,静谧地倒映在蓝色溪流中。

"露侵僧履兰三径"写出了清晨的露水打湿了僧侣穿行的小径,兰花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禅意的氛围。"春入农歌雨一犁"则转而描绘春天的到来,农民们在雨中耕作,充满生机。

"聒枕溜声疑水宿"一句,流水声仿佛在耳边轻轻响起,让人联想到夜晚在水边歇息的情景。"拂檐山色类岩栖"则通过山色的描绘,暗示诗人如同隐士般栖居于山岩之间,远离尘嚣。

最后两句"闭门养拙无人问,揭尽陈编日又低"表达了诗人选择闭门独处,专心读书的生活态度,无人打扰,只有书籍相伴,时间悄然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蓝溪边的田园生活,流露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隐逸之情。

收录诗词(18)

陈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鹄

呼树止陵阳,逢辰下建章。

奇姿标上瑞,正色丽中央。

昭祀祠坛畔,声歌太液傍。

凤教鸿作侣,天与菊为裳。

神雀非灵异,流莺愧采章。

集污宁我类,一举戛云翔。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句(其一)

四壁旧贫宁畏盗,一枝虽小易容巢。

形式: 押[肴]韵

句(其二)

他年远公社,若个是遗民。

形式: 押[真]韵

书御史台壁

清朝无事谏书疏,窃禄经年卧直庐。

惆怅平生不如梦,春来三度到溪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