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识凉风宝殿西,宁惊海角有遗黎。
玉筝无日尝瑶柱,金马何人赏木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暂时离开四明(今浙江宁波)前往丹阳任职的无奈与自我解嘲。首句“未识凉风宝殿西”暗示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陌生感,可能暗指官场事务;“宁惊海角有遗黎”则表达了对偏远地区百姓的关注,流露出关怀民间疾苦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玉筝无日尝瑶柱,金马何人赏木犀”,通过描绘奢华的宫廷音乐和无人欣赏的木犀(一种植物),对比出诗人对官场虚华的厌倦,以及对自己才华可能被忽视的自嘲。诗人以“玉筝”和“金马”象征富贵与权势,而“瑶柱”和“木犀”则代表了高雅与平凡,寓言性地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境遇。
整首诗以轻松的笔触,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和对自己处境的自嘲,展现了宋代理性与幽默并存的诗歌风格。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扬州梅发莫依依,曾得何郎一首诗。
漫有渡江来小庾,始从今日得佳辞。
丹萼瑶英阆苑开,人间何处有琼台。
妒嫌弄玉秦王女,讳说南山说楚梅。
咋舌何堪妾一鸣,三年如梦寄江城。
春江细雨添清思,渐近归期更有情。
海岸石龟恨未平,时时入海自冯陵。
此山盘礴清淮上,宝塔分功更就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