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

从宦三十载,故山凡几归。

昔归尚有屋,再归已倾攲。

今归但乔木,竹落荆薪扉。

上为鹳鸟都,下为鸡犬栖。

相彼东北隅,三亩以为基。

积块与运甓,实洼而培庳。

成兹道傍舍,空我橐中赀。

堂室敢即安,牖户适所宜。

嘉树三四株,当窗发华滋。

馨香入怀袖,似与迁徙期。

我今六十老,岂不知前非。

咨谋愚见拾,就列筋力微。

窃食奉祠禄,永负伐檀诗。

松楸幸在望,邻曲不见遗。

葛巾随里社,庶以保期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官场退休后,迁居至乡间小屋的生活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从宦三十载”,点明了诗人过去三十年的官场生涯。接着“故山凡几归”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随后,“昔归尚有屋,再归已倾攲”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多次回乡时房屋的变化,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今归但乔木,竹落荆薪扉”描绘了诗人第三次回到故乡时的景象,只有高大的树木和竹林,以及荆棘和柴门,营造出一种回归自然、简朴宁静的氛围。“上为鹳鸟都,下为鸡犬栖”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

“相彼东北隅,三亩以为基。积块与运甓,实洼而培庳”描述了诗人自己动手建造新居的过程,体现了勤劳和自给自足的精神。“成兹道傍舍,空我橐中赀”表达了诗人虽然物质上有所损失,但精神上却得到了满足。

“堂室敢即安,牖户适所宜”表现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适应和满足。“嘉树三四株,当窗发华滋”描绘了窗外绿树成荫,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馨香入怀袖,似与迁徙期”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仿佛与迁徙的季节有着某种约定。

最后,“我今六十老,岂不知前非”表明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能反思过去,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咨谋愚见拾,就列筋力微”表达了诗人尽管年老体衰,但仍愿意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努力。“窃食奉祠禄,永负伐檀诗”则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省,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敬仰。“松楸幸在望,邻曲不见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邻里关系的重视。“葛巾随里社,庶以保期颐”则是诗人希望像古代隐士一样,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直到颐养天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迁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晚年生活的淡泊追求。

收录诗词(113)

洪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

  • 字:玉甫
  • 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 籍贯:南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67~1133

相关古诗词

次韵公实与用中夜话

贤哉郑圃客,去为五浆惊。

解榻栖云表,开窗纳水声。

忽逢京国旧,相对夜灯明。

叹息胡证老,犹思摘铁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玉女峰

玉女何时见,兹峰独挺群。

古容馀佛座,虚室但炉薰。

林隐投壶电,山藏出岫云。

自惭非屈宋,欲赋不成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再任秘书少监

再入兰台逢旧史,重游东观阅新书。

家徒四壁今无屋,谁为君王奏子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绝句

桃花浪打散花楼,南浦西山送客愁。

为理伊州十二叠,缓歌声里看洪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