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知之一字,众祸之门。杀人放火,活捉生擒。
不是今日枢要,亦非上古典刑。
与贼过梯了也,攻墙割壁何人。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济所作的偈颂,以极其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晓或理解一个看似平常的“知”字,却可能带来诸多灾祸,诸如杀人放火这样的严重后果。它强调这个“知”并非日常决策中的重要依据,也不是古代严格的法律准则。最后两句“与贼过梯了也,攻墙割壁何人”,暗示着过度的知识或智慧若被用于不正当途径,可能会导致背叛和破坏,无人能免于咎。整首诗以警世的形式,告诫人们要谨慎对待知识的运用,以免招致不幸。
不详
眼耳鼻舌身意,八万四千法门,昼夜放光动地。
一翳在眼,空花乱坠。
禾山打鼓,雪峰辊毬,妙胜不打个般车里油。
一双穷相手,两个死柴头。
十日雨,今日晴。一则多年公案,明明举似诸人。
若是覆盆之下,又争怪得老僧。
春山叠乱青,春水漾虚碧。
大解脱门开,把手拽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