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雨

鹳鸣垤上己多情,底讶东风习习清。

马首湿妨寻柳兴,担头寒涩卖花声。

云飞远堞如灰白,萤度疏帘似火明。

自是丰年元有兆,南郊曾庆礼初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即将下雨前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

首联“鹳鸣垤上己多情,底讶东风习习清”以鹳鸟在土堆上鸣叫开篇,暗示着天气的变化,同时以“多情”二字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与喜爱。接着“底讶东风习习清”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春风的轻柔与清新,为接下来的雨季预设了背景。

颔联“马首湿妨寻柳兴,担头寒涩卖花声”转而描写雨前的街头景象。马儿因为路面湿滑而行动不便,影响了游人欣赏柳树的心情;担夫的叫卖声因寒冷而显得沉闷,这些细节都生动地展现了即将下雨前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状态。

颈联“云飞远堞如灰白,萤度疏帘似火明”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与地面的景象。云彩在远处城墙之上飘动,呈现出灰白色的景象,与地面的昏暗形成对比;而萤火虫穿过稀疏的窗帘,发出微弱的光芒,仿佛是夜幕中的一点火光,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尾联“自是丰年元有兆,南郊曾庆礼初成”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雨季的期待与祝福。诗人认为这场雨预示着丰收之年,南郊的庆典也预示着仪式的完成,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即将下雨前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和谐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71)

傅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张中舍克之访陈士彦国子监

晓凉扳友禁城东,不为寻芳踏软红。

月色尚馀三岛外,漏声初尽百花中。

识途老马行相逐,出谷新莺语亦同。

何事浮云多变态,惟应一笑付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中允克温咏雪

窗前彻夜似虫号,屏翳驰驱不惮劳。

远道慈乌飞欲尽,上林琼树簇偏高。

春来喜见滋群动,老去愁闻点二毛。

何处仙郎歌郢曲,逼人清气压秋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再次韵克温雪假山兼谢留饮(其一)

属尔家僮冻莫号,为山因雪未为劳。

上天赐予从来厚,平地功夫积渐高。

对赏不须康乐屐,遍题何惜管城毛。

昨宵北海开樽处,笑挹琼华泛翠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再次韵克温雪假山兼谢留饮(其二)

月上都城鸟不号,赋诗行酒漫辞劳。

巷多车马宁论僻,山有神仙不在高。

耳热冻思溪外石,年来霜入鬓间毛。

君家阳羡茶名久,试扫新虞点素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