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柳用船山太史韵(其二)

一线柔条翠染衣,年年攀折减腰围。

歌残金缕人何处,秋老天涯客未归。

枝带寒乌多北向,江涵旅雁尽南飞。

团圆皓月今宵满,倦鸟长途孰共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离别与思念的画面。首句"一线柔条翠染衣"以柳树的柔条比喻女子的秀发,形象生动,暗示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牵挂。次句"年年攀折减腰围"则通过折柳寄情的传统习俗,表达了岁月流逝、离别频繁的感慨。

"歌残金缕人何处"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金缕曲调虽美,但所爱之人已不知去向,流露出深深的哀愁。"秋老天涯客未归"点明了季节和人物的漂泊状态,秋意渐浓,游子仍未归家,增添了思乡之情。

"枝带寒乌多北向,江涵旅雁尽南飞"借乌鸦北飞和大雁南翔,寓言离散的人们各自东西,更显孤独无依。最后两句"团圆皓月今宵满,倦鸟长途孰共依"以月圆象征团圆,而疲倦的鸟儿尚无栖息之处,寓意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对团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漂泊的无奈,具有浓厚的离别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65)

洪锡爵(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驿柳用船山太史韵(其三)

地近西南是洛阳,永丰坊好总他乡。

笛声三弄愁眉月,絮影团飞感鬓霜。

如此江湖劳客梦,无边风雪历情场。

邮程到处留青眼,犹盼音书雁几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驿柳用船山太史韵(其四)

阳关三叠古梁州,极目家山万里愁。

沧海谁怜还作客,翠楼人定悔封侯。

折枝何故当年唱,离绪难教逐水流。

行路怕听杨柳怨,西风残照不胜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卢生祠(其一)

东方索米走长安,轮铁年年汗未干。

两度星霜催马上,曾无一梦过邯郸。

形式: 七言绝句

卢生祠(其二)

河北河南岁屡荒,生民无计泣空仓。

羡君已是黄粱熟,纵不封侯梦亦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