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

山拥千家邑,江涵万顷天。

洪涛舂落日,老树秣荒烟。

失路或搔首,夷途争著鞭。

劳生几寒暑,半鬓已苍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山峦环抱着众多村落,江水浩渺包容着无垠天空。
汹涌的波涛如同擂鼓般击打落日,老树在荒烟中显得孤独而苍老。
迷失道路的人或许会焦虑地挠头,而在平坦大道上的人则争先恐后地挥鞭赶路。
一生辛劳,经历了多少寒暑,如今两鬓已斑白。

注释

山:山脉。
拥:环绕。
千家邑:众多村落。
江:江河。
涵:包容。
万顷天:无垠天空。
洪涛:汹涌的波涛。
舂:像舂米一样。
落日:落下的太阳。
老树:古老的树木。
秣:喂养。
荒烟:荒凉的烟雾。
失路:迷失道路。
或:或许。
搔首:挠头。
夷途:平坦的大道。
争著鞭:争先恐后地挥鞭。
劳生:一生辛劳。
几:多少。
寒暑:寒来暑往。
半鬓:两鬓。
苍然: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藏于山野之中的生活氛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山拥千家邑"和"江涵万顷天"两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展示了一片被群山环抱、江水滋润的田园风光,这里的“邑”指的是古代的小城或集镇,而“涵”则是江水广阔的形容词。

接着,“洪涛舂落日,老树秣荒烟”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山中日暮的景象。“洪涛”指的是激流澎湃的河水,而“舂落日”则是太阳逐渐沉没在群山之中的意境。"老树秣荒烟"则让人想象到古木参天,枝叶间飘逸着晚风带来的轻烟,这里的“秣”字用得极妙,形容老树枯萎的样子。

诗人的情感在后两句渐渐流露。“失路或搔首,夷途争著鞭”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旅途时的迷茫与挣扎。"失路"意味着迷失方向,而“搔首”则是手托头顶,仿佛在思考前行之路;“夷途”指的是崎岖不平的小道,而“争著鞭”则是在表达诗人对旅程的急切与努力。

最后,“劳生几寒暑,半鬓已苍然”两句,透露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劳生”意味着生活中的辛勤劳作,而“几寒暑”则是指经历过不少的春夏秋冬;"半鬓"指的是头发的一部分,而“已苍然”则是在形容诗人因年岁渐长,头发已经开始斑白。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轨迹的感悟,展示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心境。

收录诗词(10)

李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昌逢故人

草县一相值,忽思倾盖时。

年来无限事,别后几篇诗。

石乱水流急,竹深烟散迟。

兵戈方满眼,我辈欲何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拟古

鲜鲜歌者衣,扎扎机中练。

美人富千绮,寒女无一线。

古风日以远,薄俗日以变。

悲哉扊扅歌,女子羞自衒。

男儿乖持操,蹙踖叹贫贱。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秋江打鱼(其一)

沧洲叶脱风有声,渔舠两两从复横。

菁江步口日欲没,竹山潭边潮欲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甘将军庙卷雪楼

卷雪楼前万里江,乱峰卓列森旗枪。

上有甘公古祠宇,节制洪流掌风雨。

甘公一去踰千年,至今忠义犹凛然。

我来再拜揽尘迹,斜阳白鸟横苍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