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耶律铸的《枕流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画面。首句“振濯尘缨奠枕流”暗示诗人洗去尘世烦恼,将心灵寄托于流水之上,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桃花源上玉溪头"则借用了桃花源的典故,表达诗人理想中的宁静之地就在眼前清澈的溪流旁。
"春风来领长欢伯,和气追陪独醉侯"两句,春风被赋予了人格化,象征着温暖与欢乐,诗人仿佛与春风共度欢乐时光,享受独酌的乐趣,显示出其闲适自得的心态。
"童子只知除害马,庖丁原不见全牛"引用庄子的寓言,表明诗人如庖丁解牛般技艺高超,能洞察事物本质而不被表象所迷惑,展现出超脱世俗的智慧。
最后,“痴仙事业依然在,甚识人閒有棘猴”以“痴仙”自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坚守,认为即使在纷扰人间,仍有像棘猴一样的智者懂得欣赏这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枕流亭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隐逸生活和超凡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