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实之家塾韵

新敞朱甍映碧岑,高门谁识庆源深。

畤郊已解传家学,石礼皆堪直禁林。

七叶文章真有种,二郎官职本无心。

庭前玉树成阴未,著手栽培昉自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新建的红色屋脊映照着青翠的山峰,豪门大户谁能理解这深厚的庆源之基。
家族在郊外的土地上已经传承了世代的学问,石礼足以媲美皇宫中的礼仪。
七代人的才情实为天成,二郎的官职原本并非他的追求。
庭院前的玉树尚未成荫,从今天开始,亲手培育它成为我们的责任。

注释

朱甍:红色屋脊。
碧岑:青翠的山峰。
庆源:吉祥的源泉。
畤郊:家族田地。
传家学:世代相传的学问。
石礼:象征尊贵的礼仪。
七叶文章:七代人的文学才华。
二郎官职:二郎的官位。
无心:非出于个人追求。
玉树:珍贵的树木。
成阴:长出浓密的树荫。
栽培:培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创作的,名为《次王实之家塾韵》。诗中的意境高远,语言典雅,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开篇“新敞朱甍映碧岑”,便是以宏伟的建筑设定了诗歌的基调。朱甓(fēng)指的是用朱红色涂饰的房檐,碧岑则是远处的青绿山峦。此句描绘出一片庄严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

紧接着“高门谁识庆源深”,诗人通过对“高门”和“庆源”的提问,表达了一种对于学术渊源和文化传承的敬仰之情。这里的“高门”指的是王实之的家塾,而“庆源”则是比喻深厚的学问。

接下来的“畤郊已解传家学,石礼皆堪直禁林”,诗人提到田野间(畤郊)的风光已经融入了家传的学术之中,而石头上的礼仪也都能直达禁林。这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文化和谐共存的向往。

“七叶文章真有种,二郎官职本无心”一句,则表明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七叶文章)的认真态度,以及他对仕途(二郎官职)的淡然。这里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脱与自由。

最后,“庭前玉树成阴未,著手栽培昉自今”则是诗人对于家塾前的美好景致以及对未来学术事业的期待和承诺。在这里,玉树(可能指的是竹子)尚未形成浓荫,而诗人却已经着手开始栽培,展望着将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家塾学问以及个人情感,构建了一幅充满文化气息和个人情怀的美丽画面。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次王玠投赠韵三首(其三)

两被宸奎擢史官,曾参豹尾属车间。

不能直笔公褒贬,安敢高谈到画珊。

老有丹心犹恋阙,死无一字可藏山。

儿童忘记翁年甲,但笑颜苍与鬓斑。

形式: 古风

次王玠投赠韵三首(其二)

在野宜赓击壤歌,隐忧不禁亩忠何。

殷生宰相安知否,逸少群贤感慨多。

老觉鬓丝难掩覆,穷惟心铁未消磨。

早知掷却毛锥子,有警犹为国荷戈。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次王玠投赠韵三首(其一)

平生拙计类愚公,处处撑篙溯逆风。

身已呻吟行泽畔,谁令剥啄到山中。

历官蚁穴一场梦,闷事鸡窠百岁翁。

颇恨暮年持酒戒,不能领客访无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次江权军宴新进士韵

病翁无计出愁城,喜甲科郎竞拾青。

主礼尤隆真刺史,华宗相望两魁星。

董生至论惟三策,韦氏单传只一经。

举首爱身如拱璧,修于家肯献于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