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栖真馆夜雪大作诘旦遂行

一夜武夷三尺雪,岩壑无声闻竹折。

云峰烟岫望都迷,玉树瑶林寒更发。

山中道士毛骨奇,劝我留宿山前斋。

轻装冒雪非得已,仙赏更待他年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武夷山的壮丽雪景,以及诗人与山中道士的互动。首句“一夜武夷三尺雪”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雪后武夷山的静谧与洁白,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纯净的雪覆盖。接着,“岩壑无声闻竹折”通过细微的自然声响,如竹子在雪压下折断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雪夜的寂静与寒冷。

“云峰烟岫望都迷”一句,诗人将视线投向远处,只见云雾缭绕的山峰和烟霞般的山峦在大雪中变得模糊不清,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玉树瑶林寒更发”则以“玉树”和“瑶林”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雪后树木和林木的美丽景象,即使在严寒中也显得格外耀眼。

随后,诗人的笔触转向了与山中道士的相遇。“山中道士毛骨奇”,道士的形象独特,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增添了神秘色彩。“劝我留宿山前斋”则体现了道士的热情好客,邀请诗人留下共度佳夜。

最后两句“轻装冒雪非得已,仙赏更待他年来”,表达了诗人虽然因雪而不得不暂时离开,但内心对这次仙人般的赏雪体验充满了期待,希望未来能再次前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美与诗人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融入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思。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题栖真馆三十六韵

武夷古洞天,奇峰三十六。

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

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

翩如鸾凤翔,矫若虬龙蹙。

楼观耸岧峣,屏帏互重复。

蜕仙骨遗金,游女肌削玉。

鸡栖层岩巅,船插断崖腹。

学馆存几案,仙机馀杼轴。

蓝光莹澄潭,虹影挂飞瀑。

翠竹荫天池,苍苔封石屋。

绘禽顶长丹,遗迹指如掬。

峨峨天柱峰,幔亭连翠麓。

传闻武夷君,尝此会仙俗。

飞桥几千丈,绝顶亘山足。

障以翠云屏,藉以紫霞褥。

瑶樽倾沆瀣,玉豆脯麟鹿。

仙妃奏宾云,金鼓间丝竹。

酒酣歌夕晖,叹息光景促。

曾孙谁复在,往事空遗躅。

至今风月夜,笙箫响虚谷。

地灵饶泉石,山润秀草木。

坐使七闽人,荫此仙灵福。

嗟予真散材,性爱山水酷。

仙经与地志,名字久已熟。

薄宦方区区,仙赏宜碌碌。

神游先梦寐,幽觌寄图录。

宁知因谪宦,乃得厌所欲。

沿溯穷幽深,应接劳耳目。

开襟豁怀抱,壮观慰幽独。

却邀白云归,伴此岩下宿。

夜寒梦魂清,晓发轻装速。

仙游须再来,何当谢羁束。

形式: 古风

赠舅氏吴子和

契阔从来叹岁阴,幸因谪宦款清襟。

犯颜逆耳事已往,问舍求田意转深。

岂有声名惊海宇,且忻山水共登临。

渭阳情重知何赠,玉佩琼琚称我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自建阳泛舟至建安

一叶轻舠漾碧流,却怜舟子解操舟。

急滩乱石疑难渡,短楫轻桡反自由。

去国飘零同泛梗,凌波超忽逐飞鸥。

建溪百里才终日,过尽千岩万壑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建溪再得雪乡人以为宜茶

闽岭今冬雪再华,清寒芳润最宜茶。

泛瓯欲斗千金价,著树先开六出花。

圭璧自须呈瑞质,旗枪未肯放灵芽。

传闻龙饼先春贡,已到钧天玉帝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