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七夕立秋

光岳楼前暑气收,断云疏雨送扁舟。

关河暝色催砧近,海岱烟岚入树浮。

天上双星方渡汉,人间两鬓又惊秋。

明朝玉笛声凄切,风起黄榆白雁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惟赤的《东郡七夕立秋》描绘了夏日过后立秋时节的景象。首句“光岳楼前暑气收”写出了暑热消退,凉意初现,光岳楼前的氛围清新宜人。次句“断云疏雨送扁舟”则通过稀疏的云雨,暗示着季节的转换,扁舟的出现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第三句“关河暝色催砧近”,暮色渐深,远处传来捣衣声,暗示着农事和家人的思念。第四句“海岱烟岚入树浮”描绘了海岱间缭绕的雾气如轻纱般笼罩在树木之上,增添了空间的深远与神秘。

第五、六句“天上双星方渡汉,人间两鬓又惊秋”巧妙地借用了牛郎织女的七夕传说,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催人老的感慨。最后两句“明朝玉笛声凄切,风起黄榆白雁愁”,以玉笛的哀音和黄榆白雁的愁苦,预示了秋天的到来和离别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展现了立秋时节的宁静与萧瑟,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叹。

收录诗词(1)

张惟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砦居屋壁

阴气昏白日,冻雀噪暮枝。

徘徊如有待,纡徐掩户迟。

念昨愁不寐,悬席透夜飔。

隙月点霜被,病骨冷难支。

断墙集野砾,遂若惬幽私。

烧灯拾僵蠹,竹素欣相披。

侧身还怅望,儒术欲何为。

土壁摇寒影,萧条十年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去秦

青阳催淑景,林麓一朝新。

鸟鸣东郊路,飘然今去秦。

惟昔抗遐想,岂期傍风尘。

蒲鞭违夙愿,中夜自酸辛。

将投衡泌老,翻作京国人。

潦倒时何济,展转志欲伸。

父老壶浆惠,道周拥劝频。

今年雨泽足,君不待芳春。

对此心恻恻,幽怀未易陈。

知尔难忘旧,泪眼寄渭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壬午出汴城五年不复经过丁亥计偕循内堤望坏垣有悲往事

斯城仍聚水,过客欲招魂。

惨目今如见,微生昔竟存。

民终煎市釜,寇自荡宫门。

河伯浮余息,临流永戴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咸阳

青门昔傍渭滨行,岂意秋风到渭城。

不尽寒波斜日动,可怜荒野暮云平。

雄图过眼迷三辅,别酒当歌叠四声。

槐里宵深残烛下,还将杂记阅《西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