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行

孤儿生命一何苦,什伯成群作囚虏。

孤儿命苦儿不孤,孤儿各有母与父。

父母看儿如掌珠,饥食肉麋寒衣襦。

忽遭丧乱抱儿走,相逢狭巷被牵驱。

男为役夫女为妻,夺儿怀中儿哀啼。

大儿十岁小六七,队队抱上城楼栖。

城西酒佣旧相识,昨来山中面黧黑。

为言身经十日俘,絷在城楼饷儿食。

群儿哀啼声声续,哀极声低音亦促。

每当啼急不忍听,一呼贼来无敢哭。

此时景状尤惨然,不知贼复何心肝。

西城去此七十里,啼声尚犹吾耳边。吁嗟乎!

严陵昔岁贼麇至,十岁小儿都弃置。

当时收刺懵懂军,其最少年十一二。

而今网罗及幺么,破巢下更无完卵。

乳臭小儿何罪辜,一朝羁绁撄天祸。

城楼百尺高入云,黑云低压城楼昏。

上有青天下黄口,哭声如雷天不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徐时栋的《孤儿行》描绘了战乱中孤儿们的悲惨境遇。诗中孤儿们命运凄苦,被一群一群地抓为囚虏,尽管他们年纪尚小,却已饱受离散之苦。父母为了保护孩子,甚至不惜自己沦为奴隶,形容父母对孩子的珍视如同掌上明珠。画面中,家人在逃难中被迫分离,孩子们被强行带走,最小的孩子也在哭泣中被夺走。诗中描述了他们在城楼上无助的生活,连曾经的朋友也只能提供微薄的帮助。

诗人通过对比严陵昔年的战乱,指出如今连年幼的孩子也未能幸免于战火,表达了对无辜儿童遭受不幸的深深同情。城楼之上,哭声震天,然而天地间仿佛无人听见,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社会冷漠和人性的残酷。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强烈地展现了孤儿们的苦难和时代的动荡。

收录诗词(12)

徐时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将(其一)

恭承诏命入江东,指顾平蛮胆气雄。

大将视师犹境外,累臣归骨已舟中。

受缨信有终军策,赐乐谁论魏绛功。

文告遍传长叹息,伊人失计是和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大将(其二)

卷甲投戈罢戍边,夜来幕府令喧传。

安排庐井多新作,欢笑鸡豚解倒悬。

不信乱生真式月,岂知狄至在期年。

贾生肯有欺人语,系颈单于早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大将(其三)

偶来浦溆任㣶徊,不料樯倾楫亦摧。

陷淖尚思游涌逸,献俘争看溯江回。

未妨快意诛长鬣,何必骄心脯就魁。

闻遵将军谋静镇,新来千骑乍惊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大将(其四)

重兵良将守弹丸,蕞尔孤悬胆亦寒。

原为版图收既失,已忘军志退知难。

海邦自昔日常资寇,昭代初年未置官。

莫谓无人谋不用,罪臣临别早悲酸。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