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

晓露枝头半夕霏,近人秋色故依依。

小窗得此已非俗,荒径待兹胡不归。

晚节有情看岁月,春风何意入芳菲。

无弦别是琴中趣,莫向东篱问白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的景色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首联“晓露枝头半夕霏,近人秋色故依依”以露珠在晨光中闪烁,与傍晚的轻雾交织,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朦胧的秋日景象,秋色仿佛有意地贴近人,不愿离去,流露出一种深情与不舍。

颔联“小窗得此已非俗,荒径待兹胡不归”转而描写室内与室外的对比。小窗内,诗人独享这份秋色之美,不再觉得平凡;而在荒径上,秋色似乎在呼唤着回归,却无人应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晚节有情看岁月,春风何意入芳菲”进一步深化了时间与季节的主题。晚节(晚年)的岁月里,诗人以深情的目光看待流逝的时间,而春风却意外地吹进了花丛,暗示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尾联“无弦别是琴中趣,莫向东篱问白衣”则以音乐和隐士为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趣味。无弦之琴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和谐,诗人劝告人们不要像东篱下的白衣隐士那样过于拘泥于世事,而应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97)

谢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吴匏庵原博过西苑韵

平步分明是绝尘,十洲深处渺无津。

漏声昼下通西掖,御气秋高薄紫宸。

天上风光元隔别,梦中歧路几纷纶。

极知供奉非前度,白发重来愧小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七月廿一日留别陈太常先生

去年八月二日到,未到今年八月归。

白头自爱此身在,清世敢言吾道非。

乡井梦随多病苦,江湖心与故交稀。

相逢莫问莼鲈兴,不待秋风已拂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盆荷

倚遍虚栏看小荷,晓缸分涨碧生波。

参差出水雨声急,次第着根秋意多。

白发偶同君子爱,画船休唱越溪歌。

独怜玉井非吾地,十丈花高奈尔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愿学继休期登高以病不至

咫尺登临路未通,百年能几啸歌同。

兴犹未败催租雨,病忽先惊落帽风。

怅望祗应惭地主,遭逢何故怨天公。

定知不负青山约,黄菊秋深正满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