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
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西征归途中的情景。开篇“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两句,通过对地名的点缀和对往事的回顾,展现了战士们长期征战的艰辛与凄凉,他们多次出征却很少有机会返回故土,这种离别之苦和生还之难,是战争带来的无形伤害。
接着,“白骨似沙沙似雪”一句,以白骨比喻战死沙场的将士,形象地表达了战争留下的残酷与悲凉。这里的“白骨”不仅是死亡的象征,也是时间流逝和历史沉淀的见证。而“沙似雪”,则可能暗示着战场上的尸骨如同冬日的积雪,覆盖了大地,无处不在。
最后,“将军休上望乡台”一句,是诗人对那位历经战火、心怀故土之情的将军所发出的叮咛。这里的“望乡台”,既可以理解为一个具体的地理标志,也可以看作是将军内心深处对于家园的渴望和眷恋。诗人通过这一句,传达了对将军的同情以及对战争中人们离乱之痛的深刻体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强烈的语言,塑造了一位饱经沧桑、心怀故土的将军形象,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巨大伤害。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破屋居人少,柴门春草长。
儿童不识字,耕稼郑公庄。
能吟解饮张夫子,醉卧黄池谷口风。
天地至宽容不得,劳君收入画图中。
宦名生事日悠悠,问道参禅已白头。
自笑攀缘犹未断,每逢佳处即迟留。
麻叶梢梢麦弄风,一家花发一村红。
长安儿女逢寒食,洒泪看花正忆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