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顾禄的《憩山中古寺》描绘了诗人春日游历时在山间古寺的所见所感。首句“行春过远村”,点明了季节和旅程,春天里走过遥远的村庄。接下来,“鞍马憩山门”写诗人骑马暂歇,来到山寺门前,展现了旅途的疲惫与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画壁神仪古”描绘了寺内壁画的古老与庄重,神像仪态威严,富有历史感。而“镌厓佛像尊”则进一步强调了佛像的雕刻工艺精湛,以及其在崖壁上的崇高地位。这两句通过视觉细节,展现了寺庙的悠久文化和艺术价值。
“鼠翻残瓦坠”生动地刻画了寺内的荒凉景象,暗示着寺庙的衰败,连老鼠都在翻动破旧的瓦片,可能有瓦片落下。而“龙出小池浑”则以自然景物反衬,小池塘的水浑浊不清,仿佛龙的形象也显得模糊不清,暗喻寺庙的衰败和时光的流逝。
最后两句“亦欲询兴废,苔碑字半昏”表达了诗人想要了解寺庙兴衰变迁的愿望,但因岁月侵蚀,碑文上的字迹已大半模糊不清,增添了历史沧桑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古寺的历史风貌和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