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鹰鹯时侧目,燕雀各投林。
北窗高未稳,南亩大相侵。
安集期未定,流离祸正临。
翻思投字者,扰攘竟何心。
这首诗描绘了动荡时期社会众生相的复杂与矛盾。首句“鹰鹯时侧目,燕雀各投林”以鹰鹯与燕雀的对比,象征着强者与弱者的生存状态,鹰鹯在动荡中警惕四顾,而燕雀则寻求避难之所。接着,“北窗高未稳,南亩大相侵”两句,通过描述不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土地的纷争,展现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秩序的破坏。
“安集期未定,流离祸正临”进一步强调了局势的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在不确定的恐惧之中。最后,“翻思投字者,扰攘竟何心”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乱世中书写文字、试图传达信息的人们的深思,他们的心境如何,在如此动荡的时刻,是否还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末年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困惑,以及在乱世中个体命运的渺小与挣扎。
不详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临歧不忍别,分袂意难禁。
且尽三杯酒,无忘一片心。
山深虎豹笑,天远雁鱼沉。
洒尽花间泪,须频寄好音。
早结金兰契,幽居大水边。
浣沙非暨石,煮茗别罗天。
解袂才三日,分襟似十年。
小窗虚旧月,何夜复团圆。
天生枭獍性,地现虎狼形。
好吮皮毛血,频哮搏噬声。
大非人种类,长盗犬羊猩。
何日阴司府,囚车监尔行。
神社谷之主,迁坛坐北茔。
一方供宝篆,百世仰金城。
水绕人才旺,山回地脉灵。
尧天多乐事,击壤赛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