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沈献吉北山草堂九松十首(其二)菜伯

丛枝迸地入云平,风入枯鳞万窍惊。

不为千霄标总翠,却疑过雨拔金茎。

林蔬坼罅龙须出,石液流膏虎魄生。

我自菜根甘啖得,长镵无复访黄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山草堂九松之一的生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的坚韧与生命力。首句“丛枝迸地入云平”,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枝条从地面直冲云霄,展现出其挺拔的姿态。接着,“风入枯鳞万窍惊”一句,通过风吹过松树的枯皮,引发万窍共鸣的场景,进一步突出了松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不为千霄标总翠,却疑过雨拔金茎”两句,诗人巧妙地将松树与自然界的雨后景象联系起来,通过“金茎”这一比喻,不仅赞美了松树的翠绿,也暗示了它在风雨洗礼后的坚韧不屈。接下来,“林蔬坼罅龙须出,石液流膏虎魄生”两句,诗人又将视角转向周围的环境,通过描述林中的蔬菜破土而出,以及石头中流出的液体如同虎魄一般,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

最后,“我自菜根甘啖得,长镵无复访黄精”两句,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表示自己愿意像松树一样,即使身处艰苦环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坚韧和平静,不再寻求外在的名利或仙药,而是甘于平凡,享受自然之乐。整首诗通过对松树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坚韧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咏沈献吉北山草堂九松十首(其三)亭仲

千仞乔柯上紫冥,坐来空翠落危亭。

高踪霄汉攀难及,清韵云韶响莫停。

讵肯屈身埋涧壑,宁将直节忤风霆。

山中倘许为亭长,日卧松根枕石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咏沈献吉北山草堂九松十首(其四)手季

巨灵移岳散氤氲,徙出徂徕带指文。

半矗三尖成华掌,全开五朵削郇云。

苍髯倒磔含风雨,古藓流斑卧鹿麇。

过客留诗谁钜手,擘窠题破紫蜺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咏沈献吉北山草堂九松十首(其五)傲五

兀突支撑碧落中,平林万木俯来空。

气凌西洛顽夫石,梢拂南箕傲客风。

偃蹇青云甘自老,相看白眼与君同。

人间项领纷成态,晚节冰霜独见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咏沈献吉北山草堂九松十首(其六)危六

蟠根绝壑历嵚崎,涧户相扶鸟道危。

身致云霄惊险阻,心同冰雪混喧卑。

悬厓倒影猿栖稳,枕石流泉鹤梦宜。

阅尽兴衰几人代,风霜撑柱有谁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