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王夫之的《示从游诸子三首》其三,描绘了诗人对古今世事的反思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首句“今人笑古古笑今”以对比的方式表达出世间对于过去与现在的嘲讽,反映出人类历史中对新旧更替的普遍态度。接下来的“笑将在口或在心”暗示着这种嘲笑可能只是表面的,也可能发自内心深处。
“携杖穿云云不惹,褰衣涉水水何深”两句通过写实的动作,描绘出诗人独自漫步山水间的场景,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暗示他对尘世纷扰的淡然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人感慨他人梦境难以言表,“他人有梦难代说”,而他却在深夜独自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两句“莫拟船山如布谷,斜阳高树认归禽”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不急于发声的船山(指王夫之自己的学说),寓言式地表达出他希望像布谷鸟一样,在适当的时候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借“斜阳高树认归禽”描绘出一种宁静的归隐意境,表明他对人生终局的淡泊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王夫之的哲学思考和个人情感,既有对世事的洞察,又有对自我内心的剖析,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