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从游诸子三首(其三)

今人笑古古笑今,笑将在口或在心。

携杖穿云云不惹,褰衣涉水水何深。

他人有梦难代说,夜半索枕自幽寻。

莫拟船山如布谷,斜阳高树认归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示从游诸子三首》其三,描绘了诗人对古今世事的反思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首句“今人笑古古笑今”以对比的方式表达出世间对于过去与现在的嘲讽,反映出人类历史中对新旧更替的普遍态度。接下来的“笑将在口或在心”暗示着这种嘲笑可能只是表面的,也可能发自内心深处。

“携杖穿云云不惹,褰衣涉水水何深”两句通过写实的动作,描绘出诗人独自漫步山水间的场景,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暗示他对尘世纷扰的淡然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人感慨他人梦境难以言表,“他人有梦难代说”,而他却在深夜独自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两句“莫拟船山如布谷,斜阳高树认归禽”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不急于发声的船山(指王夫之自己的学说),寓言式地表达出他希望像布谷鸟一样,在适当的时候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借“斜阳高树认归禽”描绘出一种宁静的归隐意境,表明他对人生终局的淡泊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王夫之的哲学思考和个人情感,既有对世事的洞察,又有对自我内心的剖析,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正落花诗十首(其一)

弱羽殷勤亢谷风,息肩迟暮委墙东。

销魂万里生前果,化血三年死后功。

香老但邀南国颂,青留长伴小山丛。

堂堂背我随馀子,微许知音一叶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正落花诗十首(其二)

锦阵风雌夺葆幢,万群茶火怯宵摐。

烧残梁殿缃千帙,击碎鸿门玉一双。

十里荷香消汴梦,三山芳草送吴降。

扬州婪尾春犹在,小住何妨眷此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正落花诗十首(其三)

蒸云暄日尽淫威,小槛低檐判不肥。

丰草但荣时则可,啼禽空絮是耶非。

枝枝叶叶苏君在,燕燕飞飞戴女归。

昨梦不成仙径杳,盈盈一曲问津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正落花诗十首(其四)

游魂化密故饶甘,怕扇蜂潮闹不堪。

忧寄上天埋下地,云迷泽北梦江南。

吾何随尔累累子,我醉欲眠栩栩酣。

时向天台亲报佛,春愁痴在早除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