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其三)

澄江晓碧,君山秋静,人与江山俱秀。

最声吹下紫泥封,看宣献、风流依旧。

□袍对引,鱼轩徐驾,小队旌旗陪后。

万家指点寿星明,更把菊、登高时候。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清晨的澄江水面清澈如镜,君山在秋天显得格外宁静,人和江山都显得美丽非凡。
乐曲声从紫泥封印的官府传出,看那宣献公(宋朝官员)的风采依然如旧。
身着绣有□袍的官员引领,乘坐装饰有鱼纹的车驾,小队的旗帜随行在后。
万民瞩目,只见寿星般的明月高悬,人们更是借此佳节登高赏菊。

注释

澄江:清澈的江水。
君山:湖中的著名山峰。
紫泥封:古代官府文书的封印,象征权威。
宣献:指宋朝的宣献公,具体人物未详。
□袍:可能是指官服上的某种图案或装饰。
鱼轩:装饰有鱼纹的车子,古代官吏出行的交通工具。
菊:菊花,秋季常见的观赏植物,常用于节日庆祝。
登高时候:指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开篇即以“澄江晓碧”设定了清新明净的基调。接着,“君山秋静”进一步渲染出一片宁静与肃穆之境。"人与江山俱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以及人类生活状态和谐共存的赞美。

"最声吹下紫泥封"一句,通过对古代书信传递过程中的细节描写,表明通信手段之繁复与庄重,同时也隐含着时代变迁、往昔风貌依然如故的情感。

"看宣献、风流依旧"则继续强化了这种情怀,即便时光流转,但某些传统和文化精髓依然如旧,未被岁月侵蚀。

以下几句“□袍对引,鱼轩徐驾,小队旌旗陪后”描绘了一幅出行狩猎的场景,通过对服饰、车马、随从等细节的刻画,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盛世生活的向往。

"万家指点寿星明,更把菊、登高时候"则是诗人在观赏民间庆寿活动与秋季赏菊时提醒自己要攀登高处以望远方,这不仅是对生命长存的祝愿,也象征着追求更高境界和广阔视野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传统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09)

卢祖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次夔。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 字:申之
  • 号:蒲江
  • 籍贯:永嘉(今属浙江)
  • 生卒年:约1174—1224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其二)寿谢法□

槐阴閟暑,荷风清梦,满院双成俦侣。

阶庭一笑玉兰新,把酒更、重逢初度。

丹书漫启,青云垂上,莫忘八篇奇语。

功成休驾玉霄云,且长占、赤城佳处。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踏莎行

夜雨灯深,春风寒浅。梅姿雪态怜娇软。

锦笺闲轴旧缄情,酒边一顾清歌遍。

玉局弹愁,冰弦写怨。几时纤手教重见。

小楼低隔一街尘,为谁长恁巫山远。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醉梅花/鹧鸪天

传得西林一派清。年华垂过欠官称。

居无多地花常好,客有来时鹤自鸣。

分蕊馆,驻屏星。齐眉相对眼尤明。

弄孙教子婆娑醉,岁岁疏梅入寿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一)

纤指轻拈小砑红。自调宫羽按歌童。

寒馀芍药阑边雨,香落酴醾架底风。

闲意态,小房栊。丁宁须满玉西东。

一春醉得莺花老,不似年时怨玉容。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