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夜汎姚城江二首(其一)

画船挝鼓唱回波,皓齿青蛾不用歌。

好月爱看轮未满,清秋莫问夜如何?

明将织女机丝动,寒恐姮娥白发多。

天上清光应更足,羽衣安得共婆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夜晚泛舟姚城江上的情景。开篇"画船挝鼓唱回波",以热闹的画舫和击鼓声为背景,展现出江上欢歌笑语的热闹氛围。然而,接下来的"皓齿青蛾不用歌"却转向了对美的沉思,暗示歌声虽美,但主人公更欣赏宁静的月色。

"好月爱看轮未满"表达了诗人对半圆月亮的喜爱,寓意着生活中的完美不需过度追求,恰到好处的缺憾反而更显韵味。"清秋莫问夜如何"进一步强调了此时的季节和心境,秋天的清凉与夜晚的寂静让人忘却烦恼。

"明将织女机丝动"借织女的神话,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寒恐姮娥白发多"则以嫦娥的孤独形象,寄托了诗人对自身年华老去的忧虑。

最后两句"天上清光应更足,羽衣安得共婆娑",诗人想象天上的月光更为皎洁,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叹自己无法如神仙般逍遥自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尘世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泛舟为载体,寓言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微妙变化。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三夜汎姚城江二首(其二)

何年江水出姚城,转觉东南地势倾。

彩月夜当河汉动,客星秋入斗牛明。

一波不起鱼龙静,百谷初登海宇清。

生喜太平身少壮,浩歌击楫岂无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陈湖秋汎

平湖秋色晓苍苍,鼓枻声传浦溆凉。

鸿雁欲来天拍水,蒹葭初老露为霜。

菊荒甫里人何在,鲈入松江兴转长。

不用临流重怀古,苇花菱叶满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云文阁为邹伯常赋

公子爱修洁,宴坐焚椒兰。

朱火生青烟,絪缊升博山。

矞云成五色,佳丽不可殚。

忽然为芝盖,轮囷殊未阑。

轻风散纷郁,流芳花竹间。

曲户春叫蘖,绮疏日阑珊。

霏霏萦舞袖,欢乐有余闲。

形式: 古风

次韵钱伯行江上春暮

太湖之水近当门,荇叶芹芽煖正繁。

不问主人还看竹,每逢邻叟为开尊。

燕归王谢江边宅,犬吠朱陈柳外村。

步屧春风归去晚,野童篝火候篱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