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晚从春山行,残月挂高树。

钟声出烟林,人语隔溪雾。

幽壑多奇花,绝壁飞瀑布。

今来秋已深,木叶杂风雨。

鸡啼似有村,云深不辨路。

风景回不同,阴晴亦有数。

去去路正遥,悠悠岁云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云凤的《山行》描绘了一幅秋日山中行旅图。首句“晚从春山行”,点明了时间是傍晚,地点是春天的山岭,暗示了诗人曾经的春游经历。接下来,“残月挂高树”描绘了月挂枝头的景象,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钟声出烟林,人语隔溪雾”通过钟声和人声的隐约可闻,展现出山林的宁静与神秘,以及溪流雾气的缭绕。诗人继续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观:“幽壑多奇花,绝壁飞瀑布”,展现了山谷的幽深和瀑布的壮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今来秋已深,木叶杂风雨”转至秋季,落叶纷飞,风雨交加,增添了季节的转换感和旅途的艰辛。接下来,“鸡啼似有村,云深不辨路”以鸡鸣声引导读者想象山村的存在,但又被云雾遮掩,路途显得迷茫。

最后两句“风景回不同,阴晴亦有数”总结了山行的多样性和变化无常,阴晴交错,景色各异。而“去去路正遥,悠悠岁云暮”则表达了诗人对漫长旅程的感慨,以及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所见所闻,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深深思索。

收录诗词(104)

孙云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高示诸弟妹

九日同登百尺台,茱萸遍插菊花开。

渚清沙白孤帆远,露冷江空一雁来。

人事独悲秋渐老,少年须惜水难回。

山川信美非吾土,欲赋《登楼》愧浅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晚溪

日落烟霏霏,渡头行客少。

山月出林迟,幽禽归树早。

水面清风来,微波动荇藻。

余欲弄扁舟,悠然学垂钓。

形式: 古风

登韬光寺

灵鹫峰头寺,清幽少俗氛。

竹深人不见,木落鸟成群。

海气蒸红日,山泉泻白云。

我来游未足,莫遣暮钟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巫峡道中

秋江木叶下,客子独徘徊。

瘴起浓云合,滩鸣骤雨来。

凄凉庾信赋,寂寞楚王台。

俯仰乾坤里,悲歌亦壮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